談新加坡防外來干預法 童振源:維護國家利益降風險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28日專電)新加坡先前通過「防止外來干預法令」,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近日受訪分享,新加坡是移民社會,但也關切受外來人才與外國連結產生的影響,透過相關法令措施,進而維護國家利益、降低風險。
童振源近日接受網路節目「官我什麼事」訪問時分享,台灣與新加坡互動領域多元,其中經貿方面更是密切,新加坡是台灣第6大貿易夥伴,台灣是新加坡的第4大貿易夥伴,2024年台灣對新加坡的投資金額達到58.1億美元,可見對東南亞投資的金額相當大比例集中在新加坡。
談及半導體領域,童振源說,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上有強大優勢,而新加坡生產全球約10%的晶片,也生產半導體設備;1998年台積電在新加坡投資12億美元,2001年聯電投資36億美元,2022年聯電再投資50億美元,去年世界先進與荷蘭的恩智浦(NXP)合資78億美元投資,相信未來台星會在半導體產業繼續合作。
新加坡國會2021年通過「防止外來干預法令」。被問及相關議題,童振源表示,新加坡是一個移民社會、對外來人才持歡迎態度,但也關切社會受外來人才與外國連結產生的影響。
童振源舉例,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曾提及華族人士從「落葉歸根」變成「落地生根」;他指出,法案中被列「政治影響力者」,如果與外國政府有連結,經常交流,必須揭露很多訊息,包括與外國政府互動、資金交流以及與其有任何移民或非移民相關利益,要讓大眾知道有可能產生對新加坡國家利益危害風險,「新加坡在過去所建立的國家認同、對國家的團結、對國家的忠誠度相當高」。
童振源表示,法案規定若與中國政府有資金往來,一般交流並未被要求揭露,但若牽涉移民或非移民利益則要揭露,比如若有人擔任中國政協委員或有特殊待遇則應揭露。
根據防止外來干預法令,新加坡政府曾於2024年宣布香港商會及九龍會會長陳文平可能受外國勢力影響,並有意促進對方利益。當局將陳文平列為具政治影響力者,這意味陳文平須申報所獲取相關捐款、與外國政治或立法機構的關係,以及外國政府給予相關福利。(編輯:唐聲揚)11411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