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參與國際研究 轉化農廢棄物為高價原料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德里2日專電)為解決南亞農業廢棄物造成空汙問題,台灣與澳洲、印度、孟加拉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把農業廢棄物轉化為可用於食品和製藥等商業用途的高附加價值化學原料。
印度「金融快報」(Financial Express)報導,由台灣大學、澳洲臥龍崗大學、孟加拉謝赫穆吉布拉曼農業大學和印度等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成功開發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把黃麻等非食用農業生物質或農業廢棄物轉化為可用於食品和製藥等商業用途的化學原料。
臥龍崗大學澳洲創新材料研究所(AIIM)材料科學家霍森(Shahriar Hossain)去年12月31日發表一份聲明指出,研究團隊從印度、孟加拉等地蒐集甘蔗渣、稻稈、稻穀殼、麥稈、棉稈、玉米芯和低等級黃麻等生物質原料,成功轉化為木糖(xylose)、阿拉伯糖(arabinose)、糠醛(furfural)和5-羥甲基糠醛(5- Hydroxymethylfurfural)等可用在食品和製藥的高附加價值化學原料。
參與這項研究的主要成員、國立台灣大學化工系教授吳嘉文表示,木糖和阿拉伯糖非常健康,屬於五碳(five -carbon)、低血糖指數的糖,把這些糖用在食品中,可在與蔗糖攝取有關的血糖控制及管理胰島素上發揮重要作用。
吳嘉文說,糖醛具有多用途,也是由生物質製成的高附加價值化學原料之一。糖醛和它的衍生物已被廣泛應用在殺菌劑、殺蟲劑、藥物、生物塑膠和增味劑等領域;同時,糖醛因在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生產中的潛在用途而重新受到關注。
這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來的方法,因可產出高量的五碳糖和糖醛,且催化材料可回收,成本更低廉、更環保、更高效而更具優勢。
這份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研究團隊在期刊中指出,這項研究所使用的生物質原料在南亞、印度等南亞國家隨處可見,是非常便宜的可再生資源,這項技術若能在孟加拉等南亞國家工業化,將可顯著增加農業廢棄物的價值。10701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