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口志文奪諾貝爾醫學獎 石破茂致電聊戰勝癌症

(中央社東京6日電)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今天揭曉,大阪大學免疫學家坂口志文等美日3學者獲獎,日本首相石破茂致電祝賀坂口,還追問人類未來是否能靠自身免疫力戰勝癌症,坂口志文說,科學每天都在進步,總有一天癌症將不再是令人畏懼的疾病。
坂口志文與美國學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和藍斯德爾(Fred Ramsdell)共同獲獎,表彰他們發現能抑制體內過度免疫反應的淋巴球「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s)。
74歲的坂口志文晚間8時(台北時間7時)於大阪大學召開記者會。他解釋,他從事的是關於「如何調控免疫反應」的相關研究,目前像是感染、疫苗這些議題,在社會上都引起相當多關注。免疫反應的關鍵,一方面是「如何增強免疫反應」,另一方面則是「如何抑制多餘、過度或異常的免疫反應」,兩者都非常重要。
他表示,他一直以來的研究焦點就是如何有效地調控免疫反應、抑制過度反應。假如免疫反應對自身發生作用,就會出現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是第一型糖尿病等「自體免疫疾病」。研究如何抑制這些異常反應,就能幫助開發治療方法,避免疾病的發生。
應用在器官移植上,他指出,最大的挑戰在於「排斥反應」。如果能讓免疫系統把來自他人的移植器官視為「自己的」,移植就能更加穩定、安全。這方面,免疫抑制非常關鍵,而「調節性T細胞」在抑制免疫反應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表示,希望藉由這次的獲獎契機,讓這個研究領域持續發展,更加深入,並進一步應用於臨床治療。
記者會中,坂口接到首相石破茂等多名政府官員的恭賀電話,他也對石破茂簡單解釋研究內容與應用範圍。
他表示,「調節性T細胞」功能是抑制自身的免疫反應,也就是防止身體攻擊自己,但也會抑制對於癌細胞的免疫反應。如果能從癌組織中去除這些抑制性淋巴球,免疫系統對癌症的攻擊力就會增強。目前癌症免疫療法雖然已有一定療效,但成功率大概只有20%至30%,未來研究目標是提高比率,讓5成以上的癌症都能靠免疫治癒。
石破茂追問:「也就是說,人類未來能靠自身免疫力戰勝癌症?這種時代何時會到來呢?」
坂口表示,如果能讓免疫系統對自身產生的異常細胞,也就是癌細胞發動反應,將會是最理想的治療方式。或許還要20年才能達到那一步,雖然不知道自己那時候是否還在世,不過科學每天都在進步,相信總有一天,癌症將不再是令人畏懼的疾病。
坂口長年研究保護身體免於疾病侵害的免疫系統,特別是負責攻擊入侵病原體等異物的「T細胞」。他發現,在正常的T細胞中,存在著能抑制過度攻擊反應、維持免疫平衡的細胞。1995年,他成功辨識出可區分這類細胞的特徵分子「CD25」,並發表相關成果。在證實其存在後,於2000年正式命名為「調節性T細胞」。
日本繼去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簡稱被團協)之後,連續第2年出現諾貝爾獎得主,迄今諾貝爾獎得主已達30位(含團體)。在醫學獎方面,這是自2018年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以來,日本時隔7年再次有人獲獎。(編輯:唐聲揚)1141006
- 2025/10/06 21:11
- 坂口志文奪諾貝爾醫學獎 石破茂致電聊戰勝癌症2025/10/06 21:02
- 2025/10/06 20:51
- 2025/10/06 20:4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