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團籲NO2監測升級 環境部:1個月內檢視監測站設置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林敬殷、汪淑芬台北4日電)多個醫療團體今天主張,不僅要納管超細懸浮微粒PM0.1,因移動污染源主要排放的NO2(二氧化氮)與10大癌症有關,都會車流熱區的NO2監測應全面升級。環境部回應,會在1個月內檢視監測站設置,但更應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減少運具的污染或推廣電動化。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團體,與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國際醫療研究發現,NO2(二氧化氮)與肺癌、肝癌、卵巢癌、乳癌、子宮癌等10大重大癌症有關,NO2也是健康隱形殺手,交通部、環境部、衛生福利部等相關部會應該動起來,都會車流熱區的NO2排放監測應該全面升級。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部長黃建霈表示,子宮內膜癌最近10多年來已經取代子宮頸癌,成為婦癌之王,究其原因除了減少生育、少餵母乳、體重增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增加等因素外,環境賀爾蒙、空污暴露也是重要原因,美國國家衛生院2024年發表1項研究指出,追蹤3萬3417名有乳癌個案近10年,發現每多5ppb,子宮癌機率增加23%,尤其住在市區者更高達53%,子宮癌的增加被認為與NO2有關。
黃建霈說明,健康台灣為國家重要政策,訂定的目標是8年內要將國人的平均餘命從79歲提高到82歲,且要讓「不健康餘命」從現在的10%降到8%,且癌症防治列為第一要務,減少空污勢在必行,過去沒有監控的PM0.1及NO2都應在都市廣設監測站。
台灣婦產科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陳國瑚表示,入列2024年台灣10大癌症死因的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婦癌,發生率仍有上升趨勢,NO2暴露每增加5ppb,卵巢癌發生率增加21%,住在市區者卵巢癌發生率更遽增44%。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召委劉建國提到,委員會日前排專案報告發現,環保署(現升格為環境部)從民國80幾年到現在,全國設置的交通監測站一直保持6站,令人感到非常驚恐,具醫師背景的總統賴清德誓言要打造健康台灣,先從健康空氣做起。
劉建國表示,空氣污染是無形的健康殺手,環境部應該更積極、快速提出因應對策,他要求環境部必須在1個月內提出增設交通監測站與改善空污相關計畫,到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做報告。
環境部監測司長張順欽告訴中央社記者,環境部會在1個月內檢視監測站設置,但更應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減少運具的污染或推廣電動化,如果排放污染的運具持續上路,監測儀器再多,空污排放也難改善。
張順欽強調,事實上,近幾年機動車輛的污染排放已有下降,以二氧化氮(NO2)為例,104年至113年全國78測站及交通測站的NO2,一般站年均值由14.21ppb降至9.57ppb,交通測站由25.67ppb降至18.8ppb,呈現逐年改善趨勢。(編輯:張若瑤)11407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