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公館圓環9/13拆除 北市:工期65天會塞車籲用路人改道

2025/9/9 15:40(9/9 20: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市交通局9日重申公館圓環拆除將如期施工,對於民團質疑為何一定要填平公車專用道,局長謝銘鴻(圖),因須考慮鏤空荷重能力,涉及安全問題;若不填平,工期將長達2年;填平則僅需2個月,並可增1車道,增進平面路口紓解效率,行人空間也會大幅增加,路口穿越距離並可縮短2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攝 114年9月9日
台北市交通局9日重申公館圓環拆除將如期施工,對於民團質疑為何一定要填平公車專用道,局長謝銘鴻(圖),因須考慮鏤空荷重能力,涉及安全問題;若不填平,工期將長達2年;填平則僅需2個月,並可增1車道,增進平面路口紓解效率,行人空間也會大幅增加,路口穿越距離並可縮短2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攝 114年9月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9日電)台北市移除公館圓環13日起將動工填平地下道、移除圓環,民團表達反對。交通局今天說,4岔正交槽化路型是專家學者確認最優方案,工期65天,搭配交管、改道等方案進行。

台北市交通局8月下旬宣布「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交通安全改善工程」將在9月13日凌晨動工,先封填地下道(44天),再拆圓環(21天),改為正交路口,預計11月下旬完工,評估有減少6成事故的潛力。

近日媒體報導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將在12日晚間舉辦「912守環行動,圓環大走讀」活動,號召受影響民眾前往抗議。社會民主黨北市議員苗博雅也有質疑,指市府2021年的評估,此方案最差;現任市府去年10月委外研究也顯示,若填平地下道,交通現況可能變差。

台北市交通局今天召開說明會重申如期施工,局長謝銘鴻說,這不是市長說要拆,局處才先射箭再劃靶,此路口已是全市連7年肇事熱點第1,決策以安全第一。

他進一步說,討論逾20年,也研究國外案例,並採行CBI值作評估,綜合考量事故發生相對頻率及相對嚴重程度,且經由不同大學教授、台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覆議會等具理論與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確認過,改為4岔正交槽化路型最優。

民團質疑為何一定要填平公車專用道,謝銘鴻說,因為必須考慮鏤空的荷重能力,涉及安全問題;若不填平,必須加頂蓋才能讓車輛通行,且工期長達2年,對交通衝擊大;填平則僅需2個月,並可增加1個車道,增進平面路口紓解效率,行人空間也會大幅增加,路口穿越距離並可縮短23%。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謝銘鴻坦言,工期2個月期間會塞車,不是不會,呼籲民眾多搭乘捷運,也建議從永和往返台北車輛,可捨福和橋走永福橋銜接辛亥路;從新店往返台北,可在景隆街改從辛亥隧道銜接基隆路,緩解塞車情況;並會搭配使用「聯合運輸管理平台」監控附近車流量變化,適時加派交警、義交及調控號誌燈等強化行車管控。

他重申,民團希望改善標線標誌、保留公車地下道的做法,國外方案顯示長期改善效果有限,加上國內車行跟車行爲不如國外,還有機車同行,行車壓線情況存在,仍會容易造成擦撞、引發事故;且顧問公司不斷蒐集路型修正、民間建議,數據是有的,也有做動態模擬,地下道填平後,公車有6成會在綠燈時通行。(編輯:李錫璋)1140909

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9日表示,公館圓環13日將如期動工拆除,也坦言工期2個月期間難免塞車,呼籲民眾多搭乘捷運或改道行駛,市府也將強化行車管控。圖為從高處俯瞰公館圓環。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4年9月9日
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9日表示,公館圓環13日將如期動工拆除,也坦言工期2個月期間難免塞車,呼籲民眾多搭乘捷運或改道行駛,市府也將強化行車管控。圖為從高處俯瞰公館圓環。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4年9月9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拍板拆公館圓環惹議 蔣萬安:安全不能再等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