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設管制區守護小燕鷗 繁殖率8成創10年新高
2025/10/6 15:42(10/6 16:26 更新)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宜蘭6日電)宜蘭縣政府在2級保育鳥類「小燕鷗」繁殖季節,於蘭陽溪等出海口設管制區,以利小燕鷗孵育下一代,據縣府統計,小燕鷗去年共有791巢,繁殖成功率約8成,創下近10年新高。
宜蘭縣政府在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補助下,每年4月至8月間,在蘭陽溪、新城溪、南澳溪、和平溪出海口,以木樁、網子在鳥巢周邊設圍籬,去年設立約58萬平方公尺的「小燕鷗繁殖區」,禁止人車進入,並設立告示牌,違者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移送法辦。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畜產科長卓盟翔今天表示,縣府並邀集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台灣偏鄉生態物種保護暨復育協會,及在地社區成立小燕鷗保育巡守隊,確保小燕鷗繁殖區的雛鳥安全,並引導居民、漁民與釣客對環境、生態議題建立共識。
卓盟翔說,縣府另與宜蘭縣野鳥學會及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合作,以科學方法監測小燕鷗在宜蘭4個出海口的繁殖族群數量、繁殖成功率及棲地其他鳥種資訊,並在南澳溪河口監測水域生物,以擬定棲地經營管理作為及後續保育策略。同時,為提升保育意識,縣府推出保育行動劇、繪本及講座,深化居民和師生的參與。
卓盟翔說,經縣府與保育團體、社區及各級學校,協力推動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並擴大圍籬架設範圍、加強巡守頻率等措施,去年調查到小燕鷗共791巢,繁殖成功率約8成,創下近10年新高,日前榮獲海洋保育署頒發「113年度海洋野生動物及生態保育計畫」考核成效績優獎。(編輯:張銘坤)11410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