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法智庫:台海攸關全球經濟 法國應強化戰略部署

2025/9/25 20:3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25日專電)法國智庫「國際暨戰略關係研究所」(IRIS)發布報告,強調台灣海峽攸關全球供應鏈及歐洲利益,法國應預判一旦緊張情勢升級可能發生的混亂,在外交、經濟和軍事上部署應對措施。

IRIS本月發布「台灣海峽面臨競爭和潛在危機考驗:法國的戰略挑戰和選擇」報告,闡述台灣海峽極具戰略重要性,乘載全球20%以上的海洋運輸,2024年運輸總額達2.45兆美元,且是中美之間因戰略競爭、技術競爭、意識形態對立而形成緊張關係中的焦點。

此外,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生產方面占據核心地位,製造高達9成的最先進晶片。由於法國與歐洲的利益與海運安全、技術供應鏈緊密連結,一旦台海軍事衝突升級,可能衍生嚴重影響。

自2018年以來,法國將自身定位為印度太平洋區域的重要勢力,希望透過捍衛多邊模式和夥伴關係,成為一股「平衡力量」,繼而為夾在中美之間的國家提供「第3條道路」。

報告整理台海危機的多種假想情境,包括局部隔離以至全面封鎖、精準打擊和高密度網路攻擊,以及實際入侵。其中入侵對於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發生直接、立即衝突的風險最高,其政治、軍事和人員代價對中國來說也是有風險的賭注。

報告指出,台海軍事情勢升級將嚴重影響全球經濟,歐洲和法國也躲不過,先是供應鏈和貿易往來突然中斷,最受衝擊的將是汽車、電子、電信等最依賴亞洲進口零件的產業。

貿易往來中斷也將促使能源和原物料價格上漲,戰略性原物料和零件短缺也將阻礙工業生產及對亞洲出口,並引發金融市場動盪。

歐洲韌性將取決於多項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分別是供應鏈多元化,以及強化歐洲半導體等戰略性零件生產。

萬一台海情勢升級,報告針對法國可採取的立場提出建議。

首先是在外交上尋找解決方案和施壓。法國可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出決議,呼籲緩和局勢並尊重台海現狀,也可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採取同樣行動,成立臨時的志願聯盟。若談判失敗,可考慮對中國採取漸進式外交措施,例如加強與台灣的外交聯繫。

其次是保護和撤離僑民、強化區域軍事部署,以及保護在台灣的企業、擬定產業緊急計畫和經濟支援措施,一旦危機加劇,法國和歐洲國家可啟動戰略儲備、重組供應鏈。

此外,基於台海航行自由對貿易、經濟和全球秩序至為關鍵,法國可確保航線安全,依據事態升級的性質,盟國之間可商定維持海上往來暢通或建立替代航線的措施;萬一情勢惡化,也可與美國海軍、歐洲及亞洲海軍聯合作戰巡邏,展示海上嚇阻力。

若台灣遭到直接攻擊或長期封鎖,將立即對台灣人民造成人道衝擊,法國可在國際授權框架下提供人道援助,派遣醫療和民防團隊,確保透過空運或海運運送必要物資,並提供非戰鬥性後勤支援及動員國際社會。

最後是軍事支援或干預的假設,但這仍是敏感議題,且取決於盟軍要求或國際授權。此一假設有兩種選項,一是間接貢獻,涉及提供情報工具和保護以支援盟軍行動;二是有限度干預,法國海軍部隊可考慮加入直接參與的盟軍部隊,例如海空護航、空中偵察等。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法國及其歐洲夥伴也可接受確保次要戰區的任務,中國及其潛在支持者俄羅斯、伊朗、北韓可能會在這些戰區採取牽制行動。

報告最終寫道,台海情勢升級和高強度衝突的假設已不只是預測,而是愈來愈有可能在10年內發生的戰略情境,法國面對這樣的前景,不能僅持觀望態度,應預判可能出現的混亂,加強目前規模不足的區域民事和軍事部署。(編輯:高照芬)11409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