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川習會後美中貿易戰降溫 專家:關鍵問題未解

2025/10/31 08:14(10/31 10: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川普與習近平在當地時間30日於南韓釜山見面,達成若干共識。(中央社製圖)
川普與習近平在當地時間30日於南韓釜山見面,達成若干共識。(中央社製圖)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30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達成若干共識;國際媒體分析,這顯示貿易戰的局勢暫時緩和下來,但造成兩國緊張的根本問題仍然未解。

川普與習近平在當地時間30日於南韓釜山見面,雙方同意:中國恢復購買美國黃豆、暫停1年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則降低對中關稅,從57%調降至47%。

國際媒體分析,這場川習會的結果,象徵兩國在貿易戰的暫時降溫。路透社報導,貿易戰在川習會後暫時緩和,但並不代表兩國之間的對抗關係有任何改變。

路透社指出,川習會之後,美中雙邊關係大致回到川普發動「解放日行動」之前的狀態。川普在今年4月2日宣布一項大規模關稅計畫,他稱之當天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從此引發雙方你來我往的報復升級。

川普4月啟動關稅政策時,矛頭指向幾項重大議題,包括中國政府主導補貼的產業政策、製造業產能過剩導致低價輸出,以及出口導向但缺乏市場開放的成長模式。不過,以上議題在這次川習會中均未被討論。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主任季爾克里斯(Emily Kilcrease)指出,自川普政府上任以來,美中貿易戰不斷升高緊張關係,這次的會談只是讓雙方暫時緩和衝突,沒有解決主要問題。

季爾克里斯分析,會談結果顯示,面對川普的關稅措施,習近平的回應策略奏效,使用出口管制等手段,迅速應對川普政府的出招。

路透社指出,在兩國長期緊張關係之下,這次雙方領導人溫和互動、同意明年兩次互訪,對於夾在兩國之間、長期承受壓力的跨國企業而言,提供了喘息空間。

中國同意暫緩稀土出口限制,美方同意下調部分關稅,但媒體分析指出,這次會談宣告「戰術性休兵」不代表結構性問題已經解決。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只是延後並未取消,美國製造業仍面臨關鍵原料的不確定性。(編輯:陳慧萍)114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紐時:國安出口管制項目不上談判桌 美國因稀土讓步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