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英越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越南主動出擊外交新戰略

2025/10/31 15:15(10/31 16: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越共總書記蘇林(左)28日至30日出訪英國,29日在倫敦與英國首相施凱爾(右)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正式將雙邊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加強在政治、國防、安全、科技、金融、能源等合作。(駐越南英國大使館提供)中央社記者曾婷瑄河內傳真 114年10月31日
越共總書記蘇林(左)28日至30日出訪英國,29日在倫敦與英國首相施凱爾(右)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正式將雙邊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加強在政治、國防、安全、科技、金融、能源等合作。(駐越南英國大使館提供)中央社記者曾婷瑄河內傳真 114年10月3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河內31日專電)越共總書記蘇林出訪會見英國首相施凱爾,兩國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強調「自由開放的印太」,與「航行及飛越自由」。蘇林近來以「經濟外交」為核心主動出擊,盼啟動越南多方結盟、抗風險的「外交新紀元」。

越共總書記蘇林(Tô Lâm)28日至30日出訪英國,29日在倫敦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舉行會談,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正式將雙邊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至此,越南與聯合國5大安全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皆達到最高外交合作層級,也就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此趟行程為蘇林本月第三度出訪,除訪問北韓外,他一個月內兩度訪歐,前趟是出訪芬蘭與保加利亞,顯示越南積極深化與歐洲關係。

據英國政府公布新聞稿,越英將在政治、安全、國防、外交、氣候、移民、教育上合作,促進共同繁榮和區域穩定,並簽訂能源轉型的合作備忘錄。

雙方同意在「英越自由貿協定」(UKVFTA)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架構下加強合作,同時強化英國與東南亞國協(ASEAN)的連結。

兩位領袖重申了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聯合聲明指出,「兩國重申致力於建立一個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印太地區;強調維護海洋和平、穩定、安全、保障和航行及飛越自由的重要性」,並強調根據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的重要性。

越南強調在海上安全的合作,指出兩國將「共享海域意識與海上安全戰略」,為兩國海軍艦艇互訪提供便利,「促進兩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間的海上安全合作與交流」。

施凱爾也在會面中特別提及上個月「里契蒙號」(HMS Richmond)作為英國航空母艦打擊群部署的一部分訪問印太地區。該船艦還通過台灣海峽,無視中共抗議。

傳統上,越共總書記主理國家內政,國際事務由國家主席和總理處理。然不同於前任,蘇林重新定義總書記角色,直接掌控外交戰略,國際參與、經濟、戰略一把抓,把外交政策作為國內改革與國內領導力的關鍵一環。

2025年1月,越共中央委員會通過決議,將「積極融入國際一體化」列為推動越南邁入「新時代」的四大戰略支柱之一,與機構改革、科技轉型等並列,自此拉開越南主動出擊的外交新紀元。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區域戰略與政策研究計畫共同主持人黃氏河(Hoang Thi Ha)與ASEAN研究中心研究員范氏芳草(Nguyen Thi Phuong Thao)在30日發表的文章中指出,蘇林把外交部的地位提升至與公安部、國防部平起平坐,並將黨和國會對外關係的職權交予外交部。

蘇林火力全開的「外交政策積極主義」更勝前任者,從未有任何越共領導人像他這樣頻繁出訪,一年內造訪16個國家。

學者分析,在蘇林對越南國際一體化願景中,經濟至關重要。相較於過去,經濟外交如今肩負以結果為導向的任務,即「利用國際合作來加速經濟結構調整,並通過技術升級和參與全球供應鏈中更高價值環節來校準越南成長模式」。

在與中國、新加坡及日前南韓的訪問中,人才交流、科技轉型項目都是主要內容,企圖把越南從接收外國投資的「經濟合作」策略,調整至「全面經濟連結」;擺脫組裝工廠名號,求真正參與全球供應鏈。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學者認為,越南國內改革若想成功,就要確保穩定和有利的國際環境。面對美國川普政府關稅挑戰與重度依賴中國原料進口的模型,蘇林必須平衡遊走在強權之間。

一方面河內與中國、俄羅斯保持緊密連結;另一方面也與美國、韓國、日本、歐洲等西方國家深化合作,同時採取「安靜抗爭」(quiet struggle)策略捍衛海洋利益。越南決心在有利自身利益的領域尋求多方結盟,使其外交政策變得更積極,也更具風險承受能力。(編輯:陳承功)114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