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促轉會:參與壓迫體制軍事審判最多者為蔣中正

2020/2/26 12:10(2/26 13: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顧荃台北26日電)促轉會「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今天發表,促轉會表示,參與軍事審判體制最多者為蔣中正、周至柔、桂永清,皆國防高層。本省及外省受害比例55%及44%,外省人受害狀況不少於本省人。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今天對外發表,民眾除了可上網查詢政治案件的受審情況外,戒嚴時期壓迫體制的加害者及參與者也將公開。

促轉會表示,如果將參與壓迫體制的各層軍政官員姓名、行為整理出來,在軍事審判體制參與者部分,參與最多者為蔣中正(審理3195人)、周至柔(2506人)、桂永清(1241人),皆是國防高層官員。

促轉會統計,受裁判者省籍部分,台灣省與外省受害人數各約5500人、4300人,比例約為55%及44%,外省人受害狀況不少於本省人。

促轉會也說,在參與審判的流程中,因蔣中正對審判保有最終決定權,曾對266名受裁判人的判決結果表示不同意,甚至多次駁回部分個案判決。

蔣中正並對其中5件表示不同意4次,1件表示不同意3次、20件表示不同意2次,因此部分遭到蔣中正對判決有異議的官員,最終可能以貫徹蔣中正的意見而告終。

促轉會發言人葉虹靈表示,轉型正義最基礎的工作就是找出受害者,到底誰受害、如何受害、過程中誰審判、誰加重其刑或減刑,若沒有把這些工作釐清,就去簡化「誰是受害者、誰是加害者」,都是以太過單純的角度去釐清歷史。

葉虹靈指出,資料庫的重要性有兩個,過去大家都是向檔案局去申請資料了解個案,這資料庫上線後具有便利性,可以便利大眾查詢,有助於搭配學術研究更深入了解。

其次,資料庫整理大量檔案,掌握不同權力、職位的人在不同案件中做了什麼事,而政治檔案在檔案局中有幾百萬頁,必須要將這些乏味的工作完成,才能還原真相。

促轉會主委楊翠也說,由於時間、經費限制,資料庫無法包含開庭前的逮捕、偵訊過程,及判決確定後的執行階段,例如是否出現刑求、違反人道、出獄後是否繼續受到政府騷擾等,這些都有待未來進一步研究。學術機構、社會大眾現在都可利用此資料庫,具體展開對於真相揭露、歷史反省的討論。

人權博物館長陳俊宏表示,坊間常常有句話叫做「台灣有一萬多名政治受難者,但卻沒有加害者」,因此這次資料庫的完成,讓過去受裁判者的資料完整呈現,理解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陳俊宏指出,過去台灣白色恐怖的運作高度體制化,過程中有許多參與者,而這些參與者要負起哪些責任都是必須研究的課題,「資料庫的建置只是起點,希望未來能擴增特務系統、社會監控資料,才有辦法透過研究還原歷史真相、趨近歷史」。

促轉會為掌握當時軍審侵害人權情況,歷時一年多檢視政治檔案,並統計受裁判人姓名與人數,及識別參與案件審理的軍法官、軍事檢察官等人的姓名與職稱,並將這些資訊編碼與建置成為「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

促轉會表示,資料庫已彙整收錄約一萬名在戒嚴時期曾受刑事有罪判決的政治受難者資料,促轉會也從館藏檔案找到約1000張受裁判者照片,關於政治受難者基本資料、照片等也會在資料庫呈現;另外,戒嚴時期壓迫體制的加害者及參與者也將公開。

促轉會指出,「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內容以戒嚴時期曾受法院審判、被處死刑,或坐牢的政治受難者為主,並不包含在二二八事件中被密裁、未經審判直接槍斃的受難者。例如畫家陳澄波、被押至台南圓環處死的湯德章等人,因為是未經受審就罹難的案件,所以未能納入資料庫內。

促轉會也說,這份資料得以了解威權統治時期政治案件受害者整體圖像,例如白色恐怖到底多少人受害、他們是誰、受害情況如何,透過每一筆資料瞭解受裁判人受審概況,而這份資料庫更可選擇特定資料交叉比對,例如人數、性別、被起訴年齡、籍貫、起訴機關、終審機關、終審刑度等。(編輯:郭無患)10902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