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藥養醫」藥價高中國人看病沒錢吃
以藥養醫的結果影響醫療機構的發展,造成了藥品濫用、藥價虛高,導致很多老百姓過度用藥或看不起病。
文/周慧盈 (中央社駐北京記者)
50多歲的上海施女士前幾年退休後,目前以「個人接案」方式從事家政服務工作。雖然收入不多、也不穩定,但是因為有自己的房子,退休後也有醫保,生活基本無虞,沒有讓她太煩心的事。
施女士說,雖然退休了,但是大陸政府每年還是發給她人民幣1,450元(約新台幣6,800元)醫療保險補助。如果年度內沒用完,可以累積到下個年度;如果不夠用,就需自付。基本上,退休後的醫療費用,補助與自付的比例約各一半。
2020醫改目標 個人負擔在三成以下
這筆錢是否夠用,要視身體狀況而定,而且就醫的條件不如自費,包括治療方式與用藥都不同。隨著年紀漸長,醫保未來是否足以應付?
自稱很樂觀的施女士接受記者訪問說:「我不會很操心,不去想那麼遠。」她認為現有的醫保對她來說還算夠用。
但是對許許多多大陸民眾、特別是農村居民來說,「看病難、看病貴」依然是生活中難以承受之重,這也是大陸醫療體系長久以來的難題。
大陸官方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啟動了醫療改革,但結果非常不理想,失敗的原因包括: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醫院利益導向、公立醫療機構壟斷市場以及基層醫療架構解體。
官方因此又在2009年再次展開醫改,在2009到2011年的三年內,投資人民幣8,500億以改善醫療制度,目標是在2020年讓大陸民眾都能獲得醫療保障,並且讓個人負擔的比例降到三成以下。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以及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城鄉補助差距高達20倍
中國大陸的醫療保險分為三種,分別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保險以及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據官方數據,大陸13.39億人口中,參加基本醫保的超過13億,覆蓋率逾95%,其中8.33億人屬於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範疇。
表面上看來,城市與農村都有醫保,但實際內涵卻差距頗大。例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為強制投保,雇主需負擔一定比例的保費,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卻為「合作」性質,沒有強制力;此外,大城市的職工保險,每人每年的醫療支出平均約可達人民幣2,000元,農村平均每年每人則只有約100元,城鄉最大差距高達20倍。
看病貴是大陸醫改重點,「以藥養醫」是造成看病貴的主要原因。大陸衛生部部長陳竺今年初曾表示,「以藥補醫」機制推動了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造成了藥品濫用;在第12個五年計畫(2011到2015年)期間,要全面取消以藥補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3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