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暫停接管安世半導體 控制權問題仍待解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9日電)荷蘭政府今天表示,暫停接管安世半導體(Nexperia),這代表安世及其下全球30個主體不再處於「凍結」狀態。但中國媒體指出,安世母公司聞泰創始人張學政在安世的職務仍未恢復、聞泰所持99%股權仍被託管。
安世半導體是汽車晶片的重要供應商,荷中爭端造成安世晶片短缺,對汽車供應鏈造成衝擊,導致部分車廠放緩甚至暫停生產。
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今天表示,政府暫停接管是釋出善意,並強調雙方談判仍將繼續。他在聲明中說:「我們對中方已採取確保晶片供應至歐洲及全球的措施予以正面肯定。」
財新網報導,荷蘭政府暫停依據「貨物可用性法案」針對安世半導體下達的指令,這意味著,安世及其下屬所有子公司、分公司、辦事處等全球30個主體可以對其資產、智慧財產權、業務及人員等進行調整,不再處於「凍結」狀態。
報導提到,卡雷曼斯在聲明中說,先前之所以啓用「貨物可用性法案」,源於對現已被停職的安世半導體CEO張學政相關行為的擔憂,其涉嫌向外國實體不當轉移產品資產、資金、技術及知識。此類行為違背了公司利益,也損害了荷蘭及歐洲的戰略自主性與供應鏈安全。
這是「貨物可用性法案」自1952年以來的首次啓用。卡雷曼斯說,這是一項特殊措施,僅適用於無法透過其他手段充分保護國家及歐洲關鍵利益的情況。
報導指出,荷蘭政府依據「貨物可用性法案」下達的指令與荷蘭企業法庭作出的裁決相互獨立。目前,荷蘭企業法庭尚未就其裁決作出新的說明,這意味著聞泰創始人張學政在安世的職務仍未恢復、聞泰所持99%股權仍被托管。
9月29日,美國商務部下屬的工業與安全局(BIS)發布「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要求任何「實體清單」上的實體持股達到50%或以上的公司,將自動受到與實體清單相同的出口管制限制。這使得安世半導體將遭美方限制。
9月30日,荷蘭當局對安世半導體下令,要求安世及旗下所有子公司、分公司、辦事處等全球30個主體,一年內不得對其資產、智慧財產權、業務及人員等做任何調整,形同取得控制權一年。
10月1日,安世向荷蘭企業法庭提交了啓動對公司調查與採取臨時措施的緊急請求。荷蘭企業法庭決定暫停聞泰科技創始人張學政在安世的職務,並將聞泰通過子公司裕成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安世半導體股權以管理權形式托管給獨立第三方管理。
面對美國、荷蘭聯動制裁一家中國公司,10月4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及其分銷商出口其在中國境內製造的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組件。
聞泰科技和安世中國10月中旬開始直接接管中國國內生產,不再聽從海外母公司指令。安世荷蘭與安世中國分裂,而安世控制權危機也引發全球供應鏈震盪。
卡雷曼斯在今天聲明中重申,根據中美在10月底達成的貿易協定,中國將採取措施允許安世在中國的廠區恢復供應,從而保障對全球關鍵晶片產品的供應。至於未來如何防範類似事件,他說,加強歐洲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是荷蘭和歐盟的優先事項。
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商務部今晚以不具名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的名義表示,中方對荷方主動暫停這一行政令(貨物可用性法案)表示歡迎,但荷蘭企業法庭剝奪聞泰科技對荷蘭安世控制權的「錯誤裁決」,仍是阻礙問題解決的關鍵所在。(編輯:楊昇儒)1141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