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零地工作室繪本計畫 紙上逛菜市場學台語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9日電)以最貼近生活的菜市場為舞台,畸零地工作室發起「哎呦喂啊!愛用畫的」台語繪本計畫,透過孩子穿梭在市場的故事,讓讀者認識更多台語文外,也嘗試以台語文上一堂紙上美術課。
畸零地工作室由藝術家徐孟榆創立,他是「哎呦喂啊!愛用畫的」計畫發起人,計畫統籌為黃以臻,並邀請陳明緯與楊雅儒分別擔任作者與繪者,分享會今天在台北市民書店舉行。
黃以臻表示,故事舞台選在市場,來自於她與徐孟榆的生命經驗,她的阿公阿嬤是種蓮霧的農民,小時候她總會跟著家人一起去市場;而徐孟榆也是市場小孩,繪本中出現的化妝品店,就是徐孟榆家的店面。
黃以臻說,傳統市場也是常常聽見台語的場域,許多人都是用台語叫賣,這讓故事更能貼近生活。徐孟榆舉例,像是他家對面有一間服裝店,長年用錄音帶反覆播送台語「百九」,「百九」還因此成為他與家人們對服裝店的代稱。
「哎呦喂啊!愛用畫的」故事以台語漢字書寫,並結合羅馬字拼音,另附導讀篇,讓讀者在琳瑯滿目的水果中,可見「紅記記」、「紅絳降」等描述「紅色」的台語詞彙,也帶領讀者以台語文學習美術知識,例如構圖、對比、前景等。
徐孟榆說,自己是讀美術出身,可以用台語傳播知識非常開心。書名「哎呦喂啊」與台語的「愛用畫的」發音相近,希望用台灣人常講的「哎呦喂啊」,提醒大家可以將台語的愛放在很多地方,像是可以用畫畫來表達,不一定要多厲害,或是一定要咬文嚼字才能開始。
市民書店主理人徐書磊是「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法律白話文運動」近年也嘗試以台語、客語說法律。徐書磊今天參與對談分享,以法律白話文的客語節目為例,單集不重複收聽的受眾就有2萬多,可見民眾對於不同語言的需求,台語文也能透過不同媒材傳播,漸漸發展為民眾的日常。(編輯:吳素柔)11411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