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CPI轉負 市場憂通縮風險經濟陷惡性循環
2023/8/9 12:20(8/9 17:47 更新)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中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3%。美媒報導,這是2021年2月以來再度陷入負成長;市場議論通縮風險增恐影響投資與生產,令失業率上升及出現經濟衰退。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7月CPI與去年同期相較下降0.3%,從6月的持平轉降;指主要因去年基數較高影響;且其中包括豬肉及鮮菜等,食品價格下降1.7%,影響CPI下降0.31個百分點。
若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7月核心CPI則回升,年增0.8%。
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7月CPI年減0.3%,是自2021年2月以來再度陷入負成長。
另香港經濟日報指出,由於中國CPI陷入負值,市場議論中國通縮風險。一般而言,當一個國家或地區連續2季的通膨率出現負數時,即可視正處於通縮時期。
而當通貨緊縮已經發生時,消費者可能會去猜測未來的物價可能會繼續下降,從而造成延後消費。長期的通縮會嚴重影響投資與生產活動,令失業率上升及出現經濟衰退,產生惡性循環。
不過,中國官方則全力消毒陷入通縮說,今年4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強調,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縮。
今天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再解釋,中國CPI年減是階段性的,隨著經濟恢復向好,市場需求穩步擴大,供求關係持續改善,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期因素逐步消除,CPI有望逐步回升。
除了物價之外,香港經濟日報另點出,中國8日公布的7月出口按年大跌14.5%,進口跌幅擴至12.4%,出口跌幅續創逾3年最大,進口也創6個月最大降幅,反映中國內外需求均面臨重大壓力問題。(編輯:唐佩君/呂佳蓉)1120809
延伸閱讀
中國經濟吹寒風 北京施壓專家學者少談壞消息專題/數字會說話 中國經濟從高歌猛進到引擎熄火外資:中國面臨重大通縮壓力 可能出現下跌螺旋中國7月進出口數據不佳 人民幣匯率重貶中國減薪潮難止致消費意願降 通縮風險加劇中國為何面臨通縮?可能像日本失落30年嗎?分析一次看- 2025/10/01 16:49
- 2023/08/11 19:54
- 2023/08/11 17:01
- 中國7月CPI轉負 市場憂通縮風險經濟陷惡性循環2023/08/09 12:20
- 2023/07/29 15:05
- 2023/07/28 11: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中國經濟低迷房市不振 分析:習近平面臨緊要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