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黃仁勳傳」作者警告:AI若失控恐毀滅人類

2025/10/13 10:3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12日專電)「黃仁勳傳」作者維特撰文指出,專家對人工智慧(AI)前景看法分歧。有人認為AI是人類智慧的放大器,可望帶來新一輪榮景;但也有人警告,AI已跨過技術門檻,恐產生足以毀滅人類的力量。

「紐約時報」10日刊登史蒂芬‧維特(Stephen Witt)專題報導,題為「可能終結世界的AI指令」(The A.I. Prompt That Could End the World)。維特是長期關注人工智慧與科技產業的美國作家,著有「黃仁勳傳」,今年初曾經訪台。

AI研究先驅、圖靈獎(Turing Award)得主班吉歐(Yoshua Bengio)指出,他因為思考AI未來發展而失眠,擔心AI可能被用來設計致命病原體,像是超級版的新冠病毒,足以毀滅人類。

Meta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則對AI的未來抱持樂觀。他主張,那些關於AI將毀滅人類的說法太過荒謬,在他來看AI不是威脅,而是人類智慧的放大器。楊立昆過去曾形容,AI就像電力或印刷術一樣,能推動人類文明。

維特指出,OpenAI今年8月推出的GPT-5展現前所未見的能力。據他描述,這款模型能編寫複雜程式,能從零建立屬於自己的小型AI系統、設計新型生命體,甚至有入侵伺服器的能力。

維特警告,AI進步也讓安全風險升高。AI測試公司Haize Labs研究「越獄」(jailbreak)漏洞,團隊透過亂碼、表情符號或虛構語言等方式,成功繞過安全濾網,生成暴力與極端內容。

研究機構Apollo Research發現,AI在處理相互衝突的任務時,會自行篡改數據、說謊,甚至假裝遵守規範以通過人類監測。研究人員指出,AI在一般測試中會出現1%至5%欺瞞行為,而在未公開版本中比例高達30%。

維特引述OpenAI內部報告指出,「AI可能被用來設計致命的病原體」被列為高風險項目。今年9月,史丹佛大學團隊利用AI設計出人工病毒,用於研究大腸桿菌感染,雖以醫療研究為目的,但也引發外界對技術濫用的疑慮。

維特指出,當前的問題已經不在AI是否有能力毀滅人類,而是「會不會有人真的去建造這樣的AI」。報導最後引述班吉歐的主張,建議以AI監督AI,建構一種強大而且誠實的「安全AI」,成立類似「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跨國監督機構。(編輯:高照芬)11410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逾500名大溫哥華僑胞慶雙十 展現台灣強大AI實力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