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財經/2025年10月10日東協快訊
掌握新南向,放眼東協經濟脈動。中央社「東南亞財經資訊專網」每日為您精選多則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的財經頭條。無論是政府新政、產業動向或投資商機,讓您即時掌握關鍵資訊,洞悉市場,搶占商機。
越南:美國對卡車課徵關稅 越南汽車零組件業恐受波及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電)美國總統川普決定自11月1日起,對進口的中型及重型卡車課徵25%關稅,預計將引發全球供應鏈調整,越南也可能受到影響。儘管越南並未直接出口卡車至美國,也非主要的卡車零件供應國,但過去10年間,越南已逐漸融入全球汽車供應鏈。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截至2025年第一季,越南汽車零組件進口額為10億美元,出口額則超過20億美元,實現了1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目前越南約有2000家汽車零組件製造商,雇用60萬名員工,生產主要集中在基礎零組件,出口則以轎車的線束系統、塑膠零件和金屬部件為主。
寮國:跨境大型風力發電計畫年底將商轉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電)寮國博利坎賽省(Bolikhamxay)薛欽風力發電計畫(Xeuchin Wind Power Projects)第1、2期工程即將完成,目前已施工80%以上,將依計畫於2025年底開始發電。
計畫總監阮俊剛表示,第一期250百萬瓦(megawatts)和第二期350百萬瓦都將於今年底開始商業營運,所產生的電力將根據跨境能源合作協議出口到越南。
新加坡:展現區域經濟樞紐實力 柔佛上半年吸引逾4000億元投資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柔佛州展現作為區域經濟樞紐的強勁實力,今年上半年吸引大量投資。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國也有機會更深入探討監理協調議題,並推動特區在服務兩國經濟基礎上,發展為統一的生態系統。
柔佛州上半年批准投資達560億令吉(約新台幣4052億元)。柔佛州投資、商貿、消費人事務及人力資源委員會主席李廷漢說,這等於馬國吸引投資金額的約1/4。他指出,下個月會公布季度投資數字,預計也將樂觀,顯示投資者對特區的信心,還說柔佛州今年底可能實現吸引1000億令吉投資的目標。
菲律賓:AMRO預估 菲律賓今明年經濟成長率將達東協第2高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電)東協加三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AMRO)發布10月份東協加三區域經濟展望(AREO)報告,當中預估菲律賓今明兩年將成為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中經濟成長第2快的國家。
根據AMRO最新預測,菲律賓今年經濟成長率平均將達5.6%,僅次於越南的7.5%,但超越印尼的5%、柬埔寨的4.9%、馬來西亞的4.3%、泰國的2.2%及新加坡的成長率2.6%。
緬甸:緬甸央行宣布為燃料油產業注入3000萬美元資金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電)緬甸中央銀行8日宣布,將提供燃料油相關業者合計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億1700萬元)資金額度,並提供食用油進口商187萬美元(約新台幣5700萬元)資金額度,同時在市場注入498萬餘泰銖及2萬1480餘緬元資金。
緬甸央行2日才在外匯市場注入52萬4200緬元資金,以及提供食用油進口商260萬美元(約新台幣7950萬元)資金;3日再提供食用油進口商290萬美元(約新台幣8868萬元)資金。
馬來西亞:AI助擴展國際市場 大馬中小企業創新空間大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電)馬來西亞企業及合作社發展部長艾旺(Datuk Ewon Benedick)表示,人工智慧(AI)平台日益普及,為中小企業(SMEs)帶來廣大創新機會。
「星報」(The Star)報導,艾旺昨晚於聯昌東協中小企業經濟論壇(CIMB Asean SME Economic Forum)致詞時指出:「這些工具也將為中小企業創造擴展國際業務的契機。但東協未來的經濟成長,極大取決於中小企業創新與合作的能力,無論是在區域或全球舞台上。」
泰國:美關稅壓力增 泰國商務部研擬對策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電)泰國商務部長表示,商務部將制定策略應對美國關稅影響,加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並開拓印度市場。
「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報導,泰國商會主席表示,出口受關稅影響,政府與私營部門合作可緩解衝擊。
柬埔寨:與中國貿易大幅成長近3成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電)「柬中時報」報導,根據柬埔寨海關總局最新報告,柬埔寨今年前9個月與中國雙邊貿易額逾14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11億美元,大幅成長27.5%。
報告指出,今年1月至9月,兩國雙邊貿易額為142億784萬美元,其中,柬埔寨對中國出口額為11.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7%;自中國進口額為130.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32%。中國仍是柬埔寨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印尼:印尼力推潔淨能源 5年內估創45萬綠色工作
(中央社台北10月10日電)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表示,隨著國家加速擺脫對煤炭的依賴並擴大再生能源發電,印尼的潔淨能源轉型預計在未來5年內創造44萬8000個新的綠色就業機會。
能源部長資深顧問普拉達納(Pradana Indraputra)在雅加達一場峰會中指出,這些綠色工作機會主要將來自於再生能源電廠的建設。作為2060年實現淨零排放承諾的一部分,印尼計畫在2025年至2034年間,由國營電力公司(PLN)主導興建一系列新的非化石燃料發電廠。
※更多資訊請洽張麗鵑組長(02)2505-1180#792 EMAIL:mia@mail.cna.com.tw
- 2025年10月10日東協快訊2025/10/10 17:00
- 2025/10/09 16:47
- 2025/10/08 16:4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