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寧靜車廂惹議 史哲致歉:未把事情講得更清楚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5日電)高鐵「寧靜車廂」遭質疑對孩童不友善,董事長史哲今天致歉表示,宣布措施時已說明排除孩童、欠缺自主控制能力者,未能把事情講得更清楚,將調整作法,以親子感受為先。
台灣高鐵9月22日起實施「寧靜車廂」措施,部分帶孩童乘車家長卻感到焦慮,部分人士更質疑高鐵對小朋友不友善。高鐵則重申,這項措施是針對車廂內講電話、使用3C產品卻不戴耳機等打擾其他旅客的行為,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對象不包含孩童,對於嬰兒、幼童或其他如疾病因素等影響自主能力旅客的行為,服務人員一向秉持關懷,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安撫。
史哲今天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訪問時表示,「寧靜車廂」措施推行至今,1天勸導案約700、800件,平均1班次約5件,其中講手機近5成,看影片不戴耳機約2成,兩者加總近8成,至於平均每天抱怨小孩吵鬧案件約個位數。
史哲指出,8月宣布寧靜車廂政策已說明,對於兒童、小孩或個人因素沒有完全自主控制能力者,以給予安撫、溝通為原則,「這次我覺得滿遺憾,甚至覺得說我們做交通服務業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說對不起,我們沒有把事情講得更清楚,千錯萬錯都是我們的錯。」
史哲表示,能理解父母育兒壓力。他以自身為例,家中有3個小孩,當年夫妻倆整天都在向人道歉,兒子坐高鐵時,吵鬧可能是小事,可能還會爬到行李架上。
對於外界提議設立親子車廂,史哲指出,日本新幹線並沒有親子車廂,設立親子車廂的火車通常集中在長途。
史哲進一步表示,並非所有旅客都是搭全程,旅客平均搭乘時間約1小時以內,因此還需考慮市場性。他提到,以高鐵營運狀況,是否具備經濟效益,以支持提供小孩子更歡樂空間,而親子車廂使用對象是否僅限於親子專屬,民團和家長也有不同意見。
史哲認為,以現行高鐵營運現況,無法做到設立親子車廂,在新車上路前,光是要應付大幅度成長的搭乘人數就有點來不及。他呼籲,大家共同促成友善親子環境,寧靜車廂也是親子車廂,並不衝突。
對於先前車安保全在車廂內舉牌提醒,史哲強調,是全車提醒式舉牌,不是足球賽舉黃牌;目前已調整為車安保全仍照常巡視,針對車廂講手機等人士,才會再拿出牌子提醒。
史哲表示,從各式民調顯示,高達9成以上民眾支持寧靜車廂,「這個政策沒理由要停」;部分人誤解、不舒服,就調整執行方式,「既然支持親子友善是社會共同責任,就以親子感受為先,既然有壓力,就調整方法變成比較沒有壓力。」(編輯:吳素柔)11410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