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李強談十五五:做強國內大循環不是不要國際循環

2025/10/30 10:4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在人民日報撰文,談「十五五(2026到2030年)」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他說,「做強國內大循環絕不是不要國際循環」,要加快形成更具競爭力和安全韌性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中共20屆四中全會日前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國國務院將據此制定「十五五」規劃綱要。

談到外部環境,李強在文中說,「十五五」時期,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將繼續經歷大調整、大分化、大重組,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大勢不可逆轉,中國發展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

他說,做強國內大循環絕不是不要國際循環,要多途徑拓展國際循環,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加快形成更具競爭力和安全韌性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在科技創新方面,李強說,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在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持續用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過去幾年,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產能過剩已成痛點。李強在文中未特別指出這個問題,但表示,需要注意,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有一定的稟賦條件,要堅持科學理性、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他強調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要通盤考慮內外部風險挑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編輯:張淑伶/周慧盈)11410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