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高市早苗涉台言論與美國戰略收縮有關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9日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發表的「台灣有事」言論,近來成為國際關注焦點,有中國學者分析,高市早苗的言論背後,涉及日本對美國在區內戰略收縮的焦慮。
外媒報導,高市早苗早前在國會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結果引起中國方面不滿,兩國關係隨即急轉直下。
廣東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非傳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孫興杰今天在明報撰文表示,「存亡危機事態」出自2015年日本所通過、旨在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新安保法案。
而高市早苗這番談話,是1945年日本戰敗以來,日本領導人首次在正式場合表示所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並與行使集體自衛權相關聯。
文章分析,高市早苗這番談話的背後,溯及亞太經合會(APEC)慶州峰會期間的外交活動,以及亞太地區政治經濟秩序的變奏;在美國戰略收縮之下,日本、韓國等美國軍事盟國因安全焦慮,表現出不同以往的姿態,比如韓國決定推進建造核動力潛艇。
文章表示,在高市早苗公開表態之前,其實日本自民黨政府一直就這麼想,只是不說出來而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講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不過當時他已卸任首相。但就此而言,高市早苗並非失言。
事實上,在她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期間,也有過類似表態,而高市早苗被認為是「安倍嫡系」,基本全盤接受了安倍晉三的政治經濟路線;她在國會公開宣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無疑是要升級安倍路線。
文章表示,2012年安倍上台時,中日因釣魚台問題陷入冰凍期。與此同時,2010年中國本地生產總值(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客觀態勢上,形成中日經濟權力轉移,對日本及安倍政府造成心理衝擊。
其後,安倍晉三提出了「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被當時的川普政府接受,成為美國國家戰略;2018年以來,日本一直配合美國遏制中國。
文章表示,近年來,日本政府的目標是不斷拉住甚至綑綁美國承擔亞太安全責任,包括將台灣納入其中。
但文章表示,川普自第二個總統任期以來,美國戰略收縮節奏加快;日美同盟是日本對外戰略的基軸,在「川普2.0」時代,日美關係已經發生變化,美國需要約束日本的行為,而不是被日本牽著鼻子走,這是美國同盟管理的新原則。
在上述背景之下,文章認為,高市早苗試圖通過極端表達,反向牽制美國;日韓顯然要填補美國收縮之後的真空。
不過,文章表示,在APEC慶州峰會之前,川普就提到「G2」(兩國集團),這意味著在川普戰略收縮及「美國優先」之下,中美合作空間得以確定,由此也鞏固了亞太地區的「發展」主題。
所以,當年安倍晉三可以「誘導」川普,惟現在的川普,「已非高市早苗所能夠『誘導』的了」。(編輯:廖文綺)1141119
- 2025/11/19 16:21
- 2025/11/19 12:16
- 2025/11/19 12:00
- 中國學者:高市早苗涉台言論與美國戰略收縮有關2025/11/19 10:28
- 2025/11/19 10:19
- 2025/11/19 07:3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