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12作家書寫16處古蹟 文資局「停跡坪」專刊發行

2025/9/17 17:50(9/17 18: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文化部文資局與文訊雜誌社共同策劃出版「停跡坪:16處國定古蹟的文學跨界書寫」,由12位作家跨界書寫16處古蹟,文資局長陳濟民(前排中)、古蹟專家李乾朗(前排右1)17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出席新書發表會。(文化部文資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4年9月17日
文化部文資局與文訊雜誌社共同策劃出版「停跡坪:16處國定古蹟的文學跨界書寫」,由12位作家跨界書寫16處古蹟,文資局長陳濟民(前排中)、古蹟專家李乾朗(前排右1)17日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出席新書發表會。(文化部文資局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4年9月1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7日電)文化部文資局與文訊雜誌社共同策劃出版「停跡坪:16處國定古蹟的文學跨界書寫」,由12作家跨界書寫16處古蹟,今天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新書發表會。

文資局長陳濟民致詞表示,過去對於古蹟書寫或介紹的方式多半強調文資專業,相對較為生硬,這次為了方便大眾閱讀而選擇與文學結合,「停跡坪」專案團隊提供各種歷史資料、故事交由作家爬梳並親自走訪,希望透過非虛構的報導文學,或者是詩意的小說、散文書寫,用更多元的方式介紹古蹟,使古蹟的文化價值被更多人看見。

古蹟專家李乾朗致詞表示,這16處古蹟透過12作家的文字、想像力的鋪陳,讓讀者可以先神遊一趟,進而走到現場,讓想像與現實疊合。作家們透過情節編織出立體的空間,為讀者們搭造場景、走入時空,看見古蹟背後的故事,並藉由作家之眼擴充它們的文化內涵與意義。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文訊雜誌社社長封德屏致詞表示,很高興能與作家們一起從北到南走訪古蹟,得到如此豐碩的文本,與歷史、空間對話,彷彿也開啟了一趟心靈之旅;插畫家萬向欣細膩的筆觸,讓讀者彷彿能夠一探古蹟內部;設計師黃子欽總是先熟悉內容,打造出最完美的設計。是這些一起成就了「停跡坪」這部作品。

根據文資局發布新聞稿,「停跡坪」為「國定古蹟專刊」系列叢書的第3冊,該系列自推出以來,秉持「讓古蹟真正走入民眾日常」的理念,前兩冊「寧靜時光」、「歷史上的刺蝟島」,分別聚焦宗教信仰、軍事遺構。「停跡坪」則以「民居生活」為主,類型包含了宅第、教育機構與公共建設等16處古蹟,將古蹟視為「時光停留的痕跡」,而不只是一座建築物,期待民眾以不同方式去挖掘其內涵。(編輯:謝雅竹)11409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