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台交推「交響台灣2.0」 7作曲家以美術為靈感創作
2025/9/30 15:46(9/30 16:11 更新)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30日電)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持續推動「交響台灣」國人創作,第一階段以台灣文學為靈感,完成9部新創作品之後,第二階段將以「台灣美術」為命題,選出林岑陵等7名中青世代作曲家進行創作。
根據國台交今天發布的新聞稿,這7部新作預計2026年完成,將由國台交做世界首演及出版。此外,2026年「青年音樂創作競賽」首獎得主將獲得「交響台灣2.0」委託創作合約,計畫最終將涵蓋8部新作。
這7名中青世代作曲家包括林岑陵取材江賢二「比西里岸之夢」,構思出「比西里岸 Pisirian」;簡宇君同樣受江賢二啟發,選擇「百年廟23-00」譜寫「燭聲」;林煒傑從黃銘昌「晚霞黃昏水稻田之三」出發,創作「稻影迴響」。
洪郁閎則凝視鍾子逸「迷霧之間」,以「霧.無垠之城」探索氤氳與空間感;陳以軒將陳德旺「觀音山遠眺」化為「山氤」,把山景中的呼吸與層疊意象轉譯成樂音;謝宗仁受邱建仁「標記 南方」啟發,創作長笛協奏曲「島南之音」,回應土地記憶與地域聲景。
陳欣蕾則從王韋堯「拾 Pick Up」、「奔流 Rushing」、「Shy(羞澀)」與「欲 Desire」四幅畫作汲取靈感譜曲。這七部全新作品預計於2026年完成,並將由國台交世界首演及出版。
國台交團長歐陽慧剛表示,「交響台灣」不僅是國台交對土地的深情告白,更是台灣文化的聲音檔案,「從文學到美術,我們將台灣的故事寫進音樂,讓世界聽見。」歐陽慧剛強調,「交響台灣2.0」是國台交80週年系列活動的起跑點,也是樂團邁向下一個世代的重要里程碑。(編輯:李亨山)11409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