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鳳凰變」科技投影 創造生死情感界面
2025/11/6 20:04(11/6 20:16 更新)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6日電)2023年首演,第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作品獎「鳳凰變」將重登舞台,透過科技與投影虛實交錯,創造生死之間的情感界面,讓觀眾更能體會角色的心痛與哀傷。
根據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今天發布的新聞資料,「鳳凰變」以明鄭時期為背景,由劇作家王友輝透過女性視角重新詮釋歷史,以細膩筆觸刻畫家國命運與情感糾葛;影像由王奕盛操刀,藉由科技藝術為戲曲舞台開拓視覺層次。
「鳳凰變」以鄭氏王朝3代人物為主軸,從鄭成功、鄭經、鄭克𡒉3名男性的悲劇命運,對照董太夫人、昭娘與陳氏3代女性的情感世界,揭示「成王敗寇」之外更深的人性掙扎。劇情橫跨18年歷史,透過女性視角重新觀看台灣歷史中的英雄故事,展現家國之間「內在英雄」的堅韌精神。
編導王友輝分享,這次升級版本放在鄭家第二代女性昭娘被殺片段,首演時以意象手法呈現,這次則透過科技讓觀眾感受愛與決絕,「這是我們最想帶給觀眾的全新體驗。」
全劇由歌仔戲名家,包括張秀琴、莊金梅、米雪、張孟逸、古翊汎、張心怡、劉冠良等共同演出,陣容堅強。這次劇情也新增「鄭家四少」,分別由張閔鈞、吳承恩、蔡宇倫與許博淵4名當代小生擔綱,將原本戲的念白改為唱腔,更有發揮空間。
影像設計王奕盛表示,「鳳凰變」透過劇場科技映照人性深層的對照與轉化,「這齣戲在講王朝崩毀的過程,技術的加入不只是特效,而是讓觀眾能走進演員的內心世界,感受戲劇虛實之間的溫度與張力。」
歌仔戲「鳳凰變」將於12月13日及14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12月27日及28日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演出。(編輯:張雅淨)11411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