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鬆綁豪宅標準?央行:信用資源優先給無自宅者

2025/9/20 14:39(9/20 14:5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日電)房市持續降溫,房地產業者紛紛出面喊話,希望央行鬆綁相關規範,並主張房價上揚,容易觸及「豪宅線」,建議放寬認定標準。中央銀行強調,信用資源宜優先提供給無自用住宅者,而非財力雄厚的高價住宅購買者。

央行18日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決議利率連6凍,不鬆綁房市管制措施。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下降速度緩慢,房地產仍有風險,因此維持房市管制,並持續聚焦市場狀況,包含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72之2後,房貸排撥問題是否解決,以及房市是不是又往上走。

外界對央行房市管制各種建議,央行也於參考資料一一回應,對於市場喊話應鬆綁「豪宅線」,央行強調,信用資源宜優先提供給無自用住宅者,而非財力雄厚的高價住宅購買者。

央行規範的高價住宅認定標準,是指成交價高於規範,台北市標準為新台幣7000萬元、新北市為6000萬元、其他縣市為4000萬元。

部分人士主張,隨著房價上揚,央行應解除購置高價住宅貸款規定,或是提高高價住宅認定標準。

央行表示,規範高價住宅貸款基於2理由,一是高價住宅屬於小眾市場,價格高且波動大、流動性低且授信風險高,因此國際金融監理機關多要求銀行辦理高價住宅貸款時,適用較嚴格貸款條件;第二,隨著高價住宅價格上漲,比價效應帶動下,易推升周邊成屋價格。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央行也說,高價住宅認定標準是反映信用管制措施強弱的規範門檻,管制越緊,門檻越低,反之管制越鬆,門檻越高。此外,根據不動產實價登錄統計,近5年全國符合央行規範的高價住宅認定標準成交件數,占全體住宅成交件數比重皆低於2%。

央行並指出,近年不動產業者推案小宅化,原因包含房價高漲,購屋者考量購屋負擔而縮小購屋面積,以及家庭結構變化,戶內人口愈來越少,小面積住宅需求增加,並非央行管制高價住宅貸款所致。(編輯:翟思嘉)11409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