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數位競爭力評比台灣排第10名 8項指標全球前3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台北4日電)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天發布2025世界數位競爭力調查評比,台灣排名第10名。數發部表示,台灣共有8項指標位居全球前3名,突顯在研發量能、高等教育與企業敏捷度具有優勢,為人工智慧(AI)產業發展與數位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2025世界數位競爭力調查評比(IMD 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5, DCR)報告,在全球69個主要國家及經濟體中,台灣總體排名第10名,較2024年下滑1名。
IMD評比以3大構面、9項次構面、61個指標,評估世界各國對於適應、探索與充分運用「數位轉型」的能量與整備度;3大指標分別為知識(Knowledge)、科技(Technology)及未來整備度(Future readiness)。
數發部透過新聞稿指出,這次調查評比中,台灣名列全球前3名的指標有8項,顯示在特定數位領域具備頂尖實力,尤其在研發量能、高等教育與企業敏捷度等方面展現優勢,為AI產業發展與數位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其中,「資訊科技與媒體股票市場資本額GDP占比」持續位居榜首;「研發總支出GDP占比」、「每千人研發人力」與「企業反應快、彈性大」排名第2名;「學生在數學教育評估上之表現(PISA)」、「25至34歲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比率」、「企業對商機或威脅反應迅速」、「企業擅長以大數據分析輔助決策」排名第3名。
3大構面評比中,台灣在「未來整備度」上表現最為亮眼,全球排名躍升至第3名,較2024年進步3名;「科技」排名全球第11,「知識」則排名全球第16。
數發部指出,「未來整備度」構面用以衡量國家數位化轉型的程度,多項指標排名提升,除了反映企業敏捷度具有高度競爭力,也突顯政府在公私技術合作、個資隱私保護努力成果,展現民眾面對多變環境的韌性。
「科技」構面為評估國家開發數位創新技術的能力,台灣排名全球第11,較2024年下滑4名。數發部表示,將致力完備有利AI發展應用的法制環境,並從產品導向角度,強化執行AI產業政策,促進AI產業投資。
在AI政策法制化程度方面,數發部說明,已提出促進資料創新利用發展條例草案,並報請行政院審議,未來配合AI基本法三讀通過後,儘速提出AI風險分類框架,也協同各部會就AI影響部分,增修相關法規或指引,並發布英文版資料,持續加強國際溝通,提升台灣AI治理成果能見度。
「知識」構面反映受評國家對新技術的學習能力,台灣排名全球第16,較2024年上升3名。
數發部表示,針對報告所提及台灣在「女性研究員比例」、「高等教育師生比」等弱勢指標,後續將由相關部會共同合作。
數發部強調,將持續評估數位發展優勢,聚焦推動AI產業發展、強化資安韌性、落實打詐作為以及強化數位政府建設等4大主軸,加速公私數位創新轉型,引領社會邁向更安全、便利與繁榮的數位未來。(編輯:林家嫻)1141104
- 2025/11/04 12:42
 - IMD數位競爭力評比台灣排第10名 8項指標全球前32025/11/04 12:02
 - 2025/11/04 11:43
 - 2025/11/03 21: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羅浮宮驚天竊案受矚 央行臉書揭法國地下金庫高規格護珍寶[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webcover/800/20251104/800x600_9891880157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