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亮談「台灣病」 央行處置得宜讓台灣經濟成長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曾筠庭、高華謙台北26日電)對於經濟學人指稱台灣匯率長期遭低估,導致「台灣病」,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天表示,央行目前的處置得宜,讓台灣整體經濟能夠順利成長。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先前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台灣病」等多項問題,引發各界正反意見。
吳東亮今天在工商協進會早餐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對於「台灣病」的問題,央行、經濟部都有說明;當然有些事情台灣自己要小心,例如如何調整經濟發展M型化的狀況,讓雙方的差距少一點,這一塊政府已經注意到,也逐步推出相關辦法。
同時,吳東亮表示,央行一直密切關注利率的問題,這與經濟發展有關,屬於滾動式、機動式的調整,也要觀察競爭對手及美國市場變化,至少到今天為止,央行的處置應該還算得宜,讓台灣整體經濟能夠很順利成長,而這是很重要的議題,後續將持續關注。
對於明年經濟預測,吳東亮說,基本上還是審慎樂觀,今年人工智慧(AI)及提前拉貨潮帶動經濟成長,而國際4大科技公司明年投資力道似乎沒有放緩,對台灣絕對是比較有利的因素,依然在AI浪潮上占有優勢。
此外,吳東亮說,行政院及相關部會提出了很多協助傳統產業措施,如果台灣M型化的差距能夠減少,對經濟成長將是助力。
此外,工商協進會今天提出47項提案、100項具體建議,吳東亮提到,今天早餐會非常成功,感受到政府解決問題的誠意及企圖心,除了這100項建議,現場也有很多發言,而政府官員們都儘量回答。
不過,吳東亮不諱言,財政部相對其他部會還是比較保守,對於工商協進會提出幾項攸關稅制的建議,例如應修正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相關稅制規範、提高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免稅額度等,都沒有正面回應。
吳東亮透露,行政院長卓榮泰會中開玩笑說,他桌上有一份TISA申請表格,他也還在等,要等稅負減免措施完成後才要投資。他說,TISA是很好的制度,只要有好的配套,將是全民都可用的工具,期待財政部能夠提出好的想法。
工商協進會代理秘書長邱一徹補充,會中提到了調降金融營業稅、取消「銀錢收據」的印花稅等議題,但財政部並未同意,主因在於金融業目前營運狀況非常好,以及印花稅仍為地方政府重要財源,因此不予廢除。(編輯:林淑媛)11411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賴總統宣布追加國防預算 未來8年投入1.25兆[影]](https://i.ytimg.com/vi/3VOM6ulmaWU/hqdefault.jpg?t=2511261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