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壽險外價金3845億新高 避險比例首跌破6成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7日電)金管會統計顯示,壽險業10月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水位達新台幣384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避險比例首度跌破6成,降至58.55%的歷史低點。金管會指出,由於業者外價金水位相對過去多,避險操作上也比較有彈性。
金管會今天公布10月保險業損益、淨值,以及兌換損益與避險情形。金管會統計顯示,保險業前10月稅前盈餘1678億元,其中壽險業稅前盈餘1380億元,年減1683億元或54.9%。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雖然業務承保利益增加3000億元,不過財務投資利益減少4589億元,業務費用增加76億元。若進一步觀察單月表現,壽險業10月稅前損益464億元,主因為財務投資淨益增加,其中股市資本利得是重要因素。
至於產險業前10月稅前損益為2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3億元或26.8%。蔡火炎表示,主要是業務承保利益增加84億元,財務投資利益減少8億元,其他營業利益減少8億元,以及業務費用增加6億元。
如果完全不避險下,蔡火炎指出,壽險業10月兌換損益為1212億元,壽險業10月避險工具損益為負840億元,由於整體壽險業10月避險比率58.55%,創下歷史新低。10月避險工具換匯成本達213億元,同時因新台幣10月貶值0.91%,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增加426億元後,合計壽險業整體10月淨匯兌損失為267億元。
蔡火炎表示,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年前10月升幅達6.61%,不過,新台幣10月呈現貶值,帶動壽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從9月底的3419億元增加至10月底3845億元,創下史上新高。
蔡火炎進一步解釋,壽險業目前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水位相較過去來得高,比較能因應匯率變動,相對在避險操作上比較具備彈性,帶動避險比例因而走低,但整體來看,避險工具成本並未顯著下降。
根據金管會統計,保險業業主權益(淨值)10月底為2兆969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408億元或8.8%。其中,壽險業淨值為2兆802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26億元或8.6%,創下史上新高;產險業淨值為16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2億元或12.2%。(編輯:潘羿菁)11411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