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農業部訂旗艦計畫 估2035年減碳356萬公噸

2025/5/11 11:2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1日電)農業部13日舉辦「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說明生態韌性、自然碳匯及低碳永續農業。按計畫,預估2035年可較基準年(2005年)減碳356.7萬公噸,增加175.8萬公噸碳匯。

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2022年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億8596.7萬公噸,整體農業部門排放量616.8萬公噸,占全國排放約2.16%;林業部門2183.4萬公噸碳匯,可抵減全國溫室氣體排放7.64%。

農業部預訂將於13日舉辦「農業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說明「農業生態韌性及自然碳匯 」、「低碳永續農業 」2大旗艦計畫。

根據資料,農業部估算,現行既有自主減量計畫執行至2035年,自2026年至2035年需求經費約新台幣14億元;在執行既有計畫同時新增2大旗艦計畫,同期間2旗艦計畫經費估算約227.5億元。預估2035年可較基準年減碳356.7萬公噸,增加175.8萬公噸碳匯。

低碳永續農業部分,農業部說明,將推動農業永續低碳策略,透過農業部門非燃料燃燒及燃料燃燒(能效管理及取代)減量作為達實質減量。如農業剩餘資源產製生質燃料能源替代減碳,推廣畜牧場省電設施系統、農機電動化等。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農業生態韌性包含耐(抗)逆境品種選育、加強坡地保育、發掘兼具調適與減碳的新興農產業服務、策略規劃與機制等,以降低氣候風險,確保糧食安全,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碳匯方面,規劃土壤、森林及海洋等3大路徑,研發提升吸存效率技術等。

農業部表示,盼透過旗艦計畫內容包含水田水分管理、稻稈移除、農機電動化、遠洋漁船收購、推動畜禽精準飼餵、畜牧場節能設施、自然碳匯等,推動農業部門減量及自然碳匯相關策略及措施。(編輯:管中維)11405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