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部落新生機 台東農改場協助打造翼豆示範農場

2025/7/23 11:13(7/23 11: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協助返鄉部落青年創立有機農場,栽種有機翼豆及加工品研發,並成為示範農場,為部落找生機;台東農改場也在農場開設部落行動學堂,提升部落族人原民蔬菜栽培技術。(台東農改場提供)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傳真  114年7月23日
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協助返鄉部落青年創立有機農場,栽種有機翼豆及加工品研發,並成為示範農場,為部落找生機;台東農改場也在農場開設部落行動學堂,提升部落族人原民蔬菜栽培技術。(台東農改場提供)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傳真 114年7月2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3日電)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協助返鄉部落青年張豪傑,創立有機農場栽種翼豆及加工品研發,並成為示範農場,為部落找到新的生機。台東農改場也在農場開設部落行動學堂。

農業部今天發布新聞稿,台東縣東河鄉泰源部落青年張豪傑,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的專業技術輔導下,創立「SALAMA有機智慧農場」,投入翼豆的栽培與加工研發,占地0.5公頃的農場,已逐步成為部落技術傳承、產業創生與文化永續的重要基地。

台東農改場說,張豪傑積極尋找適合部落發展的原民蔬菜作為自營「烏龍院家庭食堂」的特色食材來源,台東農改場蔬菜專家、副研究員薛銘童建議,選擇投入翼豆有機栽培與加工產品研發,並於110年在家鄉建立「SALAMA有機智慧農場」,成為台東農改場育成品種「翼豆臺東1號—青翠」的示範農場與生產基地。

張豪傑不僅致力於種出優質作物,更希望透過經驗傳承,帶動部落小農投入翼豆栽培,提升族人收入,吸引青年返鄉活絡部落經濟。

台東農改場說,張豪傑的農場於112年舉辦「翼豆起飛:原民作物有機翼豆創新研發計畫成果發表暨原民饗宴」,發表包括益生菌、植物奶、香腸、餅乾、餡餅等翼豆創新加工成果,展現翼豆產業潛力,讓更多人看見部落創生的可能。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台東農改場於113年分別以「原民蔬菜栽培與保種技術實務操作」與「創意風味餐料理及原味餐盒製作」為主題,於張豪傑的農場開設「找回原力部落行動學堂」,提供族人專業技術與原民作物多元應用知識。

張豪傑感謝台東農改場將資源帶進部落,持續點燃族人對土地與未來的希望,他表示,未來會更專注在翼豆加工產品的研發,讓這項作物擁有更高的附加價值,也能為部落創造更多機會。(編輯:李亨山)11407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