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森林專業解說待提升 林保署首推培訓認證制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5日電)有些導覽人員誤將國家森林當作國家公園,甚至不知用食物誘拍鳥類不該被鼓勵。林業保育署首推森林旅遊導覽人員培訓及認證,盼提升台灣森林生態專業解說力與導覽品質。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舉行記者會,宣布啟動「森林生態旅遊導覽人員培力認證計畫」。
林保署副署長張岱說,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近年走入山林遊客人數不斷增加,為提供專業、正確且高品質的森林生態旅遊導覽內容,建立全國一致的培訓與認證制度,提供遊客更深度的旅遊體驗,特別與台灣生態旅遊協會合作,製作20部生態旅遊解說導覽課程影片,免費提供旅遊從業人員與有興趣民眾線上學習。
張岱說,從這20部影片中,除可學習森林生態旅遊專業知識,還能對台灣寶貴的森林生態有更深度的認識。若想申請解說導覽人員認證,可由測驗取得銅級、銀級、金級的專業認證,漸進引導導覽人員精進專業能力。
張岱說,取得認證的導覽人員,可享有本人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園全票7折優惠,取得銀級以上認證者,帶團5人以上者團員享入園全票7至8折優惠,並於部分國家森林遊樂區賣店購買指定出版品與商品享有折扣。
林保署森林育樂組長李允中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現在有些導遊人員在做森林生態知識解說時,與官方希望正確傳遞的訊息有落差,像是拍攝鳥類生態,不鼓勵以食物引誘拍攝,但有些導遊並無這方面認知,也不會禁止遊客的行為。
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郭育任告訴媒體,台灣是小小多山的國家,生態非常多元,要能做完整的解說與導覽不容易,很多人分不清國家公園、國家森林遊樂區、國家風景區有何差別,甚至出現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變成太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怪名詞。
郭育任說,森林生態旅遊人才培力課程共20堂課,每堂課3小時,共60小時,以線上課程授課,課程內容包括生態旅遊概論、閱讀台灣地景、台灣森林育樂場域與生態旅遊資源特色。
郭育任說,通過考試可取得銅級認證,銀級認證還須完成實務課程並錄製解說影片,取得金級認證必須有現地培力課程並通過口試,且銀級與金級都應有導覽年資證明。
林保署公告森林導覽人員認證報名費,銅級新台幣1500元、銀級4000元、金級1萬5000元。
林保署預計,3年內培養取得認證的森林導覽人員,分別為銅級2000名、銀級800名、金級30名。(編輯:張雅淨)11409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