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校事會議修法與人本互槓 全教總籲回歸理性討論

2025/10/17 17:0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7日電)教育部預計年底前修法改善校事會議制度,連日引發教團間罵戰。人本教育基金會認為校事會議案數難以被稱為浮濫,不支持廢除;全教總認為重點是機制偏失,呼籲回歸理性討論。

教師節連假前,多個教育團體接連透過陳情、記者會、新聞稿等方式發聲,呼籲政府正視濫訴等校園亂象,不少教師團體主張廢除校園事件處理會議(校事會議)。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15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民國113年4月17日至114年5月30日間校園投訴共1372件,受理1124件,最終只有26案達到解聘、停聘程度,可見真正達到停解聘門檻的比例極低,但學校為此耗費的行政資源與人力卻是天文數字。

人本教育基金會對上述數字則有不同解讀,在16日發布的新聞稿指出,113學年度正式教師有19.6萬人,校事會議每年受理案件1124件,僅占0.57%,不到千分之6,難以被稱為浮濫。校事會議制度可朝向更公正、透明、獨立等方向優化,如果只是廢除,形同移除外部監督機制。

前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近日也在個人臉書發出數篇文章,稱一年只有26名不適任教師被解聘、不續聘,比當選師鐸獎的難度還高,不該以此批評校長濫權、迫害教師;同時要求教師團體具體說明這26名教師哪一個是被冤枉的,如果拿不出證據,就不要睜眼說瞎話。

全教總今天再發出新聞稿指出,握有實質主導解聘辦法修正政策的莊姓人士(指莊國榮)的發文,與某教育基金會(指人本)的說法雷同,都是錯誤解讀資訊。全教總認為目前的爭議點,在於討論機制中有無錯置因而造成偏失。

全教總指出,除26件達到停解聘程度的投訴案外,其餘案件依解聘辦法第9條,應屬不予受理情形,然而多數案件(81.9%)卻都決定受理,並進入校事會議程序,明顯存在「小案大辦」,可證明確實有濫訴情形。

全教總建議未來修法,可增訂衝突協調前置程序、限縮校事會議受理範圍、提升教師和家長代表在各程序中的比例,同時也建議若經校事會議調查確認沒有不適任的事實,應有補償與濫訴究責機制。(編輯:張雅淨)11410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