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卓溪設狩獵生態共管協會頒129狩獵證 邁向友熊之鄉

2025/11/2 11:14(11/2 12: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推原民狩獵自主管理、落實文化傳承與山林共管,林保署花蓮分署委託野聲生態公司陪伴推動,1日成立「花蓮縣卓溪鄉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管協會」,象徵邁向山林共管新階段;同時由花蓮分署長黃群策(後排右4)頒發感謝狀予各獵人小組長,鄉長田桂花(後排右5)等人見證。(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4年11月2日
推原民狩獵自主管理、落實文化傳承與山林共管,林保署花蓮分署委託野聲生態公司陪伴推動,1日成立「花蓮縣卓溪鄉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管協會」,象徵邁向山林共管新階段;同時由花蓮分署長黃群策(後排右4)頒發感謝狀予各獵人小組長,鄉長田桂花(後排右5)等人見證。(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14年11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日電)推原民狩獵自主管理、落實文化傳承與山林共管,林保署花蓮分署委託野聲生態陪伴推動成立「卓溪鄉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管協會」,頒發129張狩獵證,象徵邁向山林共管新階段。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天發布訊息表示,委託野聲環境生態有限公司陪伴推動,昨天舉行「卓溪鄉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管協會成立大會暨首批狩獵證授證儀式」,共有143名會員與代理人出席,正式頒發129張狩獵證,象徵卓溪鄉以「自主管理、獵人自治、生態永續」山林共管模式。

卓溪鄉位於中央山脈中段,全鄉6村共17個部落,約95%為原住民族人口,主要為布農族,另有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狩獵是地方文化重要組成,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是知識、倫理與信仰的體現。

近年台灣黑熊活動範圍擴張,與人接觸頻率提升,也凸顯建立「部落參與、共管、共存共榮」的重要性,以兼顧人與野生動物安全。

在花蓮分署、野聲生態公司及卓溪鄉公所陪伴下,自2024年起推動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歷時1年半,走訪全鄉17個部落,與鄉公所、村長、部落事務組長、部落領袖、各部落獵人及關心的族人超過270人以上對話,逐步建立共識。

目前參與協會的部落共涵蓋15個部落,成員以布農族與賽德克族為主,代表全鄉狩獵文化多樣與團結的力量;協會由9個獵人小組組長、副組長及代表共40人發起,並選出理事、監事,理事會特別設置「各村當然理事」制度,確保各村聲音與意見均能納入決策,體現跨部落共管精神。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成立大會中並通過「卓溪鄉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公約」,以獵人自治為核心,明訂禁止獵捕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如台灣黑熊、熊鷹等,重視狩獵安全與生命尊重,並要求持證獵人於每次狩獵後如實登錄狩獵量紀錄,讓山林資源管理更具透明與責任。

籌備會主任委員妲力禡.拿亥蘇嵐致詞時表示,卓溪狩獵自主管理的核心是「延續傳統、確保安全、共管山林」,期盼能讓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育並行。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鄉長田桂花強調,協會的成立只是起點,未來理監事運作、獵人培訓與青年傳承,將是持續努力方向;代表會主席李桂英說,因黑熊事件促成的反思,讓部落更願意以共管方式共同守護自然。

花蓮分署分署長黃群策表示,長期陪伴卓溪族人,見證部落從共識凝聚到協會成立過程,這是恢復傳統狩獵文化、建立政府與部落夥伴關係的重要成果,也期盼未來透過持續合作,讓更多部落逐步建立自主管理機制;分署將與協會攜手前行,深化狩獵自主管理與山林共管的合作,促進人熊共處、保護熊也保護人,讓卓溪成為「友熊之鄉」典範,共同開創兼顧文化尊重與生態保育的山林治理新願景。(編輯:陳仁華)11411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