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 以駕駛、詐騙最常見

2025/11/4 18:25(11/4 21: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大數據公司旗下「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4日共同舉辦記者會,發布「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媒體與社群對高齡議題的討論集中於「交通安全」與「詐騙防制」兩大主軸。(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11月4日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大數據公司旗下「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4日共同舉辦記者會,發布「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媒體與社群對高齡議題的討論集中於「交通安全」與「詐騙防制」兩大主軸。(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傳真 114年11月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4日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攜手網路溫度計分析發現,過去1年在新聞與網路社群中,最常出現與高齡相關的負面語句為高齡駕駛與詐騙;基金會籲討論事件時,從責怪年齡轉向制度討論。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大數據公司旗下「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今天共同舉辦記者會,發布「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報告」。

弘道老人基金會公共事務組組長劉容谷說明,以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為觀測期間,透過AI語意分析與情緒判定技術,蒐集自新聞網站、社群平台如 Facebook、X、Threads等,及網路聊天室討論區如 PTT、Dcard等,以及痞客邦部落格,共近25萬個頻道的高齡相關語料。

結果顯示,媒體與社群對高齡議題的討論集中於「交通安全」與「詐騙防制」兩大主軸。新聞前10大負面用語中,與詐騙相關的詞彙(如詐騙、被騙、遭詐)占半數,其次為交通議題(如高齡駕駛、暴衝、無照),及涉及世代衝突語句(如咆哮、讓座)。

進一步分析顯示,新聞傾向從制度與政策角度切入,將高齡者視為「需被管理的群體」或「公共風險來源」;高齡者一方面被描繪為「容易受騙的弱勢者」,另一方面則被視為「社會問題的製造者」。

社群部分,分析顯示,關鍵字仍以詐騙、高齡駕駛為主要詞彙,且常見「老人味」、「倚老賣老」、「咆哮」等語句。顯示社群輿情呈現高齡者「可憐亦可惡」的兩面形象,受害與倚老行為並存;且更傾向強調當事人與情緒反應,語言具污名化與標籤化傾向,形塑對高齡者外貌與行為的負面印象。

大數據公司營運長蔣志薇表示,從「詐騙」、「高齡駕駛」到「老人味」等詞彙使用,其實是反映社會對信任與責任的再分配焦慮。

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指出,事件焦點應放在事件本身與利害關係人,而非年齡。尤其近年社會已逐漸重視兒少、女性與身心障礙者的用語友善,但在「高齡」議題上,語言敏感度仍明顯不足。

「改變不只是把負面用語換成好聽的字,而是改變說話的角度與思維」,李若綺舉例,「高齡駕駛」有暗示危險之意,「高齡交通安全」或「友善駕駛支持」則將焦點從責怪轉向制度與安全設計

她說,將從高齡「問題」改成高齡「議題」,也能從抱怨改為討論,「這些語言的轉換看似微小,卻能改變整個社會對老化的態度」。(編輯:陳清芳)11411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