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社會應對災害 芬蘭專家:人人都應理解自身角色

2025/9/20 14:58(9/20 16: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20日在台北登場,總統賴清德(後中)開幕致詞後,論壇進入議題座談,針對各項議題進行深入討論。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114年9月20日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20日在台北登場,總統賴清德(後中)開幕致詞後,論壇進入議題座談,針對各項議題進行深入討論。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114年9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楊堯茹台北20日電)面對災害發生,全社會該如何因應,芬蘭緊急供應局執行部門主任賴何(Aki Laiho)表示,溝通及提高意識至關重要,家家戶戶都應理解自身在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角色,進而照顧好自己。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上午舉行主軸一場次,以「民力訓練暨運用」為主題,德國聯邦技術救援署(THW)歐洲民防專家Bert Schinkel-Momsen指出,THW於二次大戰後成立,當時背景是想增強民防力量,至今已有8萬8000名志工、2500名專業人員,只要年滿18歲就可加入,志工經過基本訓練後,會分發到各分支機構服務。

投入社區災害預防工作的基督教芥菜種會全球防救災處副處長吳秉翰觀察,台灣民眾目前需要加強危機意識的提升,他以俄羅斯7月時發生地震進而引發海嘯為例,台灣也有發布海嘯警報,但觀察台灣與日本民眾的避難可發現,「日本往高處跑,台灣往海邊跑」,明顯缺乏危機意識,因此提升民眾危機意識是當務之急,要加強災防訓練並鼓勵投入志工行列。

Bert Schinkel-Momsen提到,當面臨災難或災害發生時,重點不是該由誰來提供幫助或施救,而是要有人願意提供幫助;人們常會思考「我能做得到嗎」,但重點不在於能否做得到,而是要去做。他加入德國聯邦技術救援署後也體認,參加任務到達災區現場時,並沒有辦法預期會發生什麼事情,唯有隨時做好準備。

主軸二場次以「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為主題,芬蘭緊急供應局執行部門主任賴何(Aki Laiho)指出,溝通及提高意識至關重要,家家戶戶都應理解自身在全社會防衛韌性的角色,進而照顧好自己。

夏威夷緊急管理署署長巴羅士(James Barros)呼應賴何的觀點表示,挑戰之一是讓全民理解自身在其中的角色,例如對天然災害準備不足的家戶,常會跑去商店採買衛生紙跟米,但真正更需要的是電力和水。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至於台灣會遇到的挑戰,國安會諮詢委員劉得金指出,在應對敵對國家的外部封鎖上,台灣顯得相對脆弱,除了法定的米、油、鹽跟瓦斯等物資,現也留意到像進口的嬰兒奶粉亦需以戰備存糧概念作思考,並鼓勵食品科技廠商研發即食產品(Meal Ready for Eat),只要加水就有一餐可維生。

劉得金表示,廣建物資倉庫作法不可行,而是應採用供應鏈、便利商店配送系統,並思考無人機運送。如果每個家庭都有3到5天、甚至7天的存糧,家戶存糧就等於是增強國家的糧食韌性;目前也正規劃建置維生物資智慧管理系統App,今年已開始投入預算,盼明年開始試行。(編輯:林克倫、翟思嘉)11409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