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退將佐佐木孝博:中國發動超限戰 對台促統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8日電)針對中國對區域安全的影響,日本海上自衛隊退役少將佐佐木孝博今天指出,中國透過發動「超限戰」進行不對稱作戰,以長期滲透的方式造成改變,並對台灣進行超限戰,透過網路攻擊、假訊息和操作經濟依賴等手段,推進促成統一。
國防安全研究院今天舉行「2025台北安全對話」,下午進行「不對稱思維確保區域安全」專家對話場次,邀請國防院特約研究員曾復生、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日本富士通國防與國家安全部門國家安全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佐佐木孝博進行對談。
曾復生提到6項強化台灣不對稱思維的建議,首先為增加國防預算展現自我防衛決心,發展社會韌性防衛體系,團結民眾建立應對中共恫嚇的能力;第2為與華府和北京均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避免因意外開啟戰端;第3為建立與美國AI、半導體產業的相互依存體系,讓解放軍攻台的代價計算更加複雜。
對於第4點,曾復生表示,建立國軍多重嚇阻戰略,建立自我防衛決心,同時增加北京入侵可能成本;第5點為提高通訊能力,以便國軍能與美軍協同作戰,讓台海的台美共同作戰圖像更有效運作;第6點為推動與美軍網路司令部在認知、心理與網路戰的合作夥伴關係。
曾擔任日本駐俄羅斯大使館防衛駐在官的佐佐木孝博表示,21世紀的國際安全環境,愈來愈聚焦於不對稱作戰,這是將傳統軍事力量與資訊戰、網路戰、經濟施壓、心理戰等結合,特別是俄羅斯與中國分別運用混合戰和超限戰的方式,對區域和全球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佐佐木指出,俄羅斯的混合戰整合軍事與非軍事手段,透過資訊操弄、網路攻擊與能源供應操控和部署特種部隊等方式進行,曾經運用在2008年喬治亞戰爭、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2022年烏俄戰爭等,而運用特徵是運用和、戰之間的縫隙達成目標、軍力只用在決定性時刻,以及同步發起資訊戰,延滯國際社會的反應時間。
針對超限戰,佐佐木表示,概念是將戰爭的範圍擴大到軍事以外,把一切手段都視為戰爭,包括金融、外交、網路空間與操弄國際法等,而為了體現超限戰,中國共產黨與解放軍又提出「三戰」概念,即輿論戰、心理戰和法律戰。
對於中國進行超限戰的具體案例,佐佐木舉出4例,包括南海擴張、對台策略、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經濟施壓外交等案例,其中對台策略為透過網路攻擊、假訊息與操作經濟依賴來推進統一;而超限戰的特徵即為「無限制的戰爭」,將所有社會領域視為戰場,並且使用「切香腸」的方式長期推進,以及整合經濟、外交和軍事等領域。
對於俄羅斯混合戰與中國超限戰的差異,佐佐木表示,俄羅斯是透過快速造成既成事實,動搖區域秩序,而中國則是尋求以長期性的滲透來進行改變,而應對超限戰的方式首先為加強及時偵測網路攻擊和防禦能力,且提高事實查核與戰略溝通能力,其次將經濟安全制度化,建立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以及不依賴俄羅斯能源的供應鏈,最後則是加強多邊嚇阻框架,例如「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編輯:翟思嘉)11410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