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南啟動建材銀行機制 邀匠師助農村老屋災後修繕

2025/8/5 11:01(8/5 11: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南市文化局推出韌性農村災後修繕行動系統計畫,首案選在柳營區八翁里,局長黃雅玲(右2)於說明會中與居民溝通。(台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4年8月5日
台南市文化局推出韌性農村災後修繕行動系統計畫,首案選在柳營區八翁里,局長黃雅玲(右2)於說明會中與居民溝通。(台南市文化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4年8月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5日電)颱風丹娜絲造成台南多處災損,其中不少農村建物受損,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邀集建築師、匠師組成屋頂修繕團隊,並啟動建材銀行機制,盼使重建行動成為傳承工藝、連結社區契機。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長黃雅玲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文化局在風災後規劃「共修共築:韌性農村災後修繕行動系統計畫」,首案選在柳營區八翁里,已於昨天前往當地召開說明會。

黃雅玲表示,這項行動由文化局與柳營區公所、建築師鍾心怡、匠師李玄斌、八翁里長林靜芳等共同推動,除了組成修繕團隊,並啟動建材銀行機制,回收其他老屋拆除下來的紅瓦、水泥瓦重新使用,協調運輸與費用分攤,讓老瓦在災後重返屋頂,不只省資源,也成為社區互助象徵。

她說,此次計畫是結合實務與制度的行動系統,透過在地協力與資源整合,可更有效率協助災後重建,也讓台南農村更有韌性、更有未來。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黃雅玲表示,計畫聚焦災後評估、修繕整合、人才培育、社區共築等面向,希望建立一套制度化、可複製的老屋修繕流程,從損害評估、修繕啟動、工班媒合到現地操作教學,逐步培養在地修繕人才,讓重建行動也能成為傳承工藝、連結社區新契機。

文化局提供資料說明,配合計畫已同步推動拆卸屋瓦的保存與調度,未來將擴大建材銀行規模,朝向建材共享與永續再利用目標邁進。(編輯:謝雅竹)11408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