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花蔓澤蘭 鯉魚潭水庫後池堰清除386公斤
2025/9/20 18:26(9/20 18:36 更新)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20日電)苗栗三義鯉魚潭水庫後池堰兼具灌溉調節與生態價值,林保署新竹分署大湖工作站今天結合在地民力,清除386公斤「綠癌」小花蔓澤蘭,共同守護後池堰濕地生態。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指出,小花蔓澤蘭因生長快速、繁殖力驚人,能以種子與無性繁殖雙重方式擴散、覆蓋整片林木,導致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最終死亡,對森林生態造成巨大威脅;每年秋季正值小花蔓澤蘭開花結實前,若能「先下手為強」拔除,可大幅降低擴散風險。
新竹分署大湖工作站今天在鯉魚潭水庫後池堰舉辦「小花蔓澤蘭防治宣導活動,結合地方民眾共同投入剷除行動,合力清除386公斤的小花蔓澤蘭,原本被厚重藤蔓覆蓋的林木枝條,逐漸重見天日。
新竹分署指出,鯉魚潭水庫後池堰是兼具灌溉調節與生態價值的重要濕地,擁有多樣水鳥、魚類與植被,生態景觀豐富多元,清除小花蔓澤蘭不僅恢復原生植被的生存空間,更有助維護當地賞鳥資源及良好遊憩環境。
新竹分署提醒,目前新北、桃園、新竹及苗栗等地皆設有小花蔓澤蘭收購站,民眾或社區發展協會皆可參與移除及交繳作業,收購價格每公斤新台幣5元,清除時務必「連根拔除並妥善裝袋」,避免種子再度擴散,期盼透過誘因與宣導雙管齊下,加速清除成效。(編輯:林恕暉)11409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