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南海仲裁對台影響 學者:挑戰也是機會

2016/7/12 21:2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2日電)南海仲裁結果出爐,我領土太平島被認定是「岩礁」。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宋燕輝表示,在法律上我方可不承認,但這項仲裁對新政府是挑戰也是機會。

「菲律賓對中國」南海仲裁案,常設仲裁法院今天公布結果,稱中國大陸在9段線範圍內主張的歷史權利沒有法律依據,而南沙群島的所有海上地物,均為礁岩,包括太平島在內。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宋燕輝受訪表示,南海仲裁結果將引起南海情勢升溫,未來的緊張情勢要看中國大陸的反彈動作有多大,但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對其國內排山倒海的民族意識及東協7月會談的壓力下,估計反彈力度只會大不會小。

他說,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加上菲律賓新總統領導的政府要如何解讀這項仲裁結果,都可能讓南海問題更形複雜及難解。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不過,宋燕輝指出,這項仲裁案不處理主權或海洋畫界問題,加上我國既非受仲裁的對象,也非國際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因此仲裁結果對台灣沒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未來海巡署及國軍要更強力護漁,才能對外彰顯台灣的論述及維護主權。

他進一步指出,未來政府還要面對國家主權、海域及兩岸、外交的重重挑戰,但總統蔡英文上台後,兩岸關係呈現冰凍狀態,新政府如能以表態不接受這項仲裁結果,向中國大陸遞出橄欖枝,像之前的廣大興案一樣,兩岸以共同立場向菲國施壓,對新政府來說,也許是一個轉機。10507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