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博物館結合科技與文物 一窺美軍陸戰隊逾百年歷史

2025/9/14 09:04(9/14 09: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國家陸戰隊博物館呈現陸戰隊250年的歷史,其中一個展間仿造伊拉克場景,搭配播放美軍行動影片,臨場感十足。圖攝於11日。中央社記者侯姿瑩維吉尼亞州攝 114年9月14日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國家陸戰隊博物館呈現陸戰隊250年的歷史,其中一個展間仿造伊拉克場景,搭配播放美軍行動影片,臨場感十足。圖攝於11日。中央社記者侯姿瑩維吉尼亞州攝 114年9月1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13日專電)美國首都華府與鄰近的維吉尼亞州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主題各異。其中,國家陸戰隊博物館透過創新科技,搭配退役戰車、軍用裝備等多樣文物展示,讓民眾得以窺見陸戰隊250年的歷史。

國家陸戰隊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Marine Corps)坐落鄰近美軍陸戰隊匡提科(Quantico)基地的135英畝土地上,高聳的外觀建築設計不禁令人想到硫磺島升旗的壯舉,吸引訪客走入館內,一窺究竟。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6位美軍陸戰隊隊員於1945年2月在硫磺島摺鉢山豎起美國國旗,那一刻被美聯社攝影記者羅森塔爾(Joe Rosenthal)拍下,成為經典照片。

國家陸戰隊博物館館長詹特瑞(Keil Gentry)日前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館內主要按照戰爭來劃分展區,呈現陸戰隊250年的歷史;早期歷史展區之後,依序為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沙漠風暴,以及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展區。

美軍陸戰隊成立於1775年。曾在陸戰隊服役30年的詹特瑞指出,這座博物館特別之處在於透過文物來說故事,呈現陸戰隊的歷史。

博物館大廳可看到各類軍機,館內各個展間也展示了陸戰隊在不同時期所使用的軍事裝備、退役戰車等物品,並說明主要作戰任務,一旁搭配陸戰隊隊員的個人故事。

館內另一大亮點則是結合創新科技與文物,讓參觀民眾得以沉浸在陸戰隊行動的聲光體驗中。例如,其中一個展間仿造伊拉克場景,搭配播放美軍行動影片,讓人宛如置身當地街頭。

此外,博物館還收藏了五角大廈、紐約世貿中心在911事件遭攻擊所留下的建物殘骸,並紀念不幸在事件中喪命的陸戰隊隊員。詹特瑞說,「這2件文物是少數我們鼓勵參觀者觸摸的文物」,透過這些文物,能夠真實感受到被毀壞的痕跡。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根據館內資訊,美軍陸戰隊足跡可說是遍及全球。在印太地區,過去數十年來,陸戰隊隊員參與了孟加拉、菲律賓、印尼、泰國及日本的救災任務,也曾支援菲律賓的反恐行動。

詹特瑞表示,這座博物館的主要目的除了向服役隊員致敬,提振現役軍人士氣,啟發年輕男女成為下一代陸戰隊隊員,也希望促進民眾與軍方之間有更好的理解。(編輯:張芷瑄)1140914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國家陸戰隊博物館呈現陸戰隊250年歷史,展示退役戰車等多樣文物。圖攝於11日。中央社記者侯姿瑩維吉尼亞州攝 114年9月14日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國家陸戰隊博物館呈現陸戰隊250年歷史,展示退役戰車等多樣文物。圖攝於11日。中央社記者侯姿瑩維吉尼亞州攝 114年9月14日
美國家陸戰隊博物館館長詹特瑞表示,館內收藏了五角大廈、紐約世貿中心在911事件遭攻擊所留下的建物殘骸。圖攝於11日。中央社記者侯姿瑩維吉尼亞州攝 114年9月14日
美國家陸戰隊博物館館長詹特瑞表示,館內收藏了五角大廈、紐約世貿中心在911事件遭攻擊所留下的建物殘骸。圖攝於11日。中央社記者侯姿瑩維吉尼亞州攝 114年9月14日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國家陸戰隊博物館呈現陸戰隊250年的歷史,展示陸戰隊使用過的多樣武器裝備。圖攝於11日。中央社記者侯姿瑩維吉尼亞州攝 114年9月14日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國家陸戰隊博物館呈現陸戰隊250年的歷史,展示陸戰隊使用過的多樣武器裝備。圖攝於11日。中央社記者侯姿瑩維吉尼亞州攝 114年9月14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