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台評論家投書日媒 稱宏都拉斯考慮對台灣復交

(中央社台北3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美洲國家宏都拉斯2023年與台灣斷交。隨著11月總統大選接近,宏都拉斯因為一個理由而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唯一公開考慮恢復關係的台灣前友邦。
宏都拉斯旅台評論家黃賀南(Juan Fernando Herrera Ramos)投書「日經亞洲」(Nikkei Asia)指出,宏都拉斯為什麼不像巴拿馬、薩爾瓦多或索羅門群島那樣,仍然願意為台灣留一扇門?最立即性的因素是經濟。
宏都拉斯的白蝦產業曾是該國最具競爭力的出口產業之一,但自從外交轉向後陷入崩盤。
根據全國養殖漁業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quaculture Producers)資料,宏國白蝦出口2年內暴跌67%,從約9400公噸跌至2024年3000公噸。台宏斷交前,台灣是宏國白蝦的主要買家,占該國白蝦出口近40%。
黃賀南指出,中國雖購買宏國商品,但遠不足以抵銷損失。宏國2024年對中國出口僅1100萬美元,從中國進口的金額卻超過2億美元。而在2022年對台灣出口則達1.21億美元。這種失衡成為批評者的箭靶,尤其是面對廉價進口壓力的中小企業主。
宏都拉斯11月將舉行總統大選,目前民調領先的中間派自由黨(Liberal Party)候選人納斯拉亞(Salvador Nasralla)將恢復與台灣的關係作為競選核心承諾,並將此舉定位為既能挽救經濟、又能提升宏都拉斯國際地位。
黃賀南在投書中指出,宏國若恢復與台灣邦交,將呼應美國對區域民主夥伴的呼籲,強化與志同道合政府的關係,而非追逐短期利益。
對華府而言,這不僅是一場象徵性的勝利,更是其外交論點具有吸引力的具體例子,進一步強化其在西半球抗衡北京影響力的廣泛戰略。
他進一步指出,對台灣而言,宏國若回歸,不僅是象徵性的勝利,更代表其做法不僅能對抗被挖牆角,還能收復失土。
對北京而言,則將凸顯出維持外交夥伴需要持續兌現承諾,而非僅止於最初的允諾。
黃賀南最後在投書中表示,隨著11月總統大選接近,宏都拉斯成為唯一有可能重新升起台灣國旗的前友邦。(編譯:劉淑琴)11409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