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央社特派楊明珠登朝日新聞 見證台日地震患難情

2025/10/2 21:42(10/2 22:1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日本311東日本大地震至今超過10年,日本人仍感念台灣當年幫助,每年持續追蹤報導。在台灣921大地震、日本311大地震都有採訪經驗的中央社駐東京特派員楊明珠日前受訪,以外國人身分登上「朝日新聞」人物專欄,就連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都稱罕見。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攝 114年10月2日
日本311東日本大地震至今超過10年,日本人仍感念台灣當年幫助,每年持續追蹤報導。在台灣921大地震、日本311大地震都有採訪經驗的中央社駐東京特派員楊明珠日前受訪,以外國人身分登上「朝日新聞」人物專欄,就連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都稱罕見。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攝 114年10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涉己新聞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2日專電)日本311東日本大地震至今超過10年,日本人仍感念台灣當年幫助,每年持續追蹤報導。在台灣921大地震、日本311大地震都有採訪經驗的中央社駐東京特派員楊明珠日前受訪,以外國人身分登上「朝日新聞」人物專欄,就連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都稱罕見。

「朝日新聞」9月20日在全版刊出人物專欄、9月24日在東北版刊出長篇人物專訪報導,台灣在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時,楊明珠以「朝日新聞」採訪助理的身分深入災區。她回憶,當時台北僅震度3,但她從台北包車花了4小時抵達災區後,看到的是大樓倒塌、街道崩壞的場景。

當時,她遇到的第一位外國媒體竟然就是從大阪趕來支援的「朝日新聞」記者。隨後,大量日本記者與攝影師湧入,救援隊與物資從日本源源不斷送來,讓身為台灣人的她內心十分感動,當時台灣媒體甚至用「救世主來了」來形容日本。

2006年,楊明珠以中央社特派員身分派駐東京。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後,她憑藉921經驗立即前往福島、仙台與氣仙沼現場採訪。她表示,她的名字「よう・めいしゅ」(Yoh Meishu)與日本知名藥用酒養命酒同音,在避難所自我介紹時,常能讓受災居民露出笑容,化解一時的緊張。

在災區,她也觀察到在當地水產工廠工作的中國人員工,日語並不流利。他們一方面迫切想讓遠方的家人知道自己平安,另一方面又對未來生活充滿不安。這讓她意識到,發生災害時對外國人的照顧同樣重要,這也是外國記者特別能觀察到的問題,她並將實況傳回台灣。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規模9地震,強震引起海嘯,宮城縣氣仙沼港面目全非。中央社駐東京特派員楊明珠在災區,拍下6名來自中國的水產公司研習生躲過海嘯後,擔憂未來的模樣。(中央社檔案照片)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規模9地震,強震引起海嘯,宮城縣氣仙沼港面目全非。中央社駐東京特派員楊明珠在災區,拍下6名來自中國的水產公司研習生躲過海嘯後,擔憂未來的模樣。(中央社檔案照片)

面對福島核災引發的疑慮,許多外國人開始撤離,儘管家人也催她「快回台灣」,但楊明珠依舊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採訪,持續向台灣提供資訊。

震災後,台灣很快展開「日本加油」運動,捐款超過200億日圓。台灣政治家的行動也非常迅速,現任總統、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也率先訪問友好城市仙台,捐贈巨額義援金。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而後來成為台灣首位數位政委、在日本擁有高知名度的唐鳳,2019年在接受採訪後,還特意邀楊明珠一起品嚐因為核災禁止輸台的福島名產「蜜柿柑」,並用日語在社群媒體留言「超好吃」,以此強調日本食品的安全,當時在台灣引發討論。

楊明珠說,無論是台灣的921大地震,或日本的311大地震,雖然都帶來巨大傷痛,但同時也讓台日之間的羈絆更加深厚。她希望未來能持續向台灣傳遞日本災區的復原進程,成為台日之間的橋梁。(編輯:張芷瑄)11410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