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磋商後 中國官媒分析事態發展3種可能性
(中央社台北19日電)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日中昨天進行磋商。具中國官媒新華社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今天發布文章,表示事態發展有三個可能性,其中一個是高市不願收回挑釁言論,中日僵持繼續,但不排除有風吹草動又開始新的危機。
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18日與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就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在北京進行磋商。劉勁松事後面對媒體詢問是否滿意磋商結果及會談氣氛如何時,分別回答「當然不滿意」及「嚴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華錯誤言論」再次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嚴肅敦促日方收回錯誤言論,停止在涉中問題上製造事端,以實際行動認錯糾偏,維護中日關係政治基礎。
毛寧沒有提及日方如何表態。
「牛彈琴」今天發布文章表示,事態會如何演變有三種可能性。第一是高市深刻反省,收回相關挑釁言論,日本在吸取教訓後,中日爭端逐漸平息。
第二是高市「裝聾作啞」,暗示不再發表類似言論,但不願收回挑釁,中日僵持繼續,不排除風吹草動又開始新的危機。第三是高市「破罐破摔」,甚至為了向極右翼獻媚,發表更強硬言論,甚至「閃電」參拜靖國神社。
文章表示,不管事態如何發展,高市打破外交慣例發表挑釁謬論,暗示要武力介入台海,事實上已對中日關係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巨大傷害,也讓世界更看清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的不爭事實。
文章表示,在這幾天中方堅決的鬥爭中,日本應該也很清楚,「台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日本必須謹言慎行,「有些話美國都不敢明確說,高市卻衝在前面大放厥詞」。國際社會對事件冷眼旁觀,即便是七國集團(G7)與日本同氣連枝,但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法共情日本。
文章表示,中日關係風風雨雨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現在正處於改善向好中,但高市早苗一番挑釁言論,讓這種改善勢頭戛然而止,甚至有墜入深淵的可能。(編輯:陳鎧妤/廖文綺)1141119
- 2025/11/19 16:21
- 2025/11/19 12:34
- 2025/11/19 12:19
- 日中磋商後 中國官媒分析事態發展3種可能性2025/11/19 12:16
- 2025/11/19 12:00
- 2025/11/19 10: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