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子上海轉機遭滯留 專家:印中關係僅暫時解凍
(中央社新德里27日綜合外電報導)儘管印度與中國關係近日似乎有所回溫,一名旅英印度公民在上海機場遭到刁難,再度引發兩國外交爭端。專家指出,這顯示印中關係只是「暫時」解凍,且可能與日本和中國最近爆發的爭執相關。
一名居住在英國的印度女子通多克(Pema Wangjom Thongdok)出生在印中邊境爭議地阿魯納查邦(Arunachal Pradesh),她本月21日在中國上海浦東機場轉機欲前往日本,但中國移民官員稱通多克的出生地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她的印度護照是無效的。
中國2023年將阿魯納查邦納入領土範圍,並稱其為藏南地區,印度方面則強烈反對這項主張。
通多克歷經18個小時的煎熬,才在朋友與印度駐上海總領事館聯繫後,於深夜在印度官員護送下離開上海。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印中部隊2020年在喜馬拉雅邊境爭議地帶爆發致命衝突後,兩國陷入對立僵持狀態。不過,印中去年10月就爭議邊界的巡邏事務達成重要協議,上月更在暫停5年多後恢復直航,雙方關係看似有所緩和。
然而,印度智庫「中國分析及策略中心」(Centre for China Analysis and Strategy)研究員夏海娜(Namrata Hasija)表示,印中邊界緊張關係「並未改善」。
她談到:「這是非常暫時的緩和,起因在於中方想要打進印度市場,以及在中國與美國(貿易)緊張關係緩解前爭取時間。」
夏海娜告訴日經亞洲,「中國會持續施壓,且決不會在核心議題上(向印度)退讓」,例如邊界爭議。
印度公民在上海轉機赴日時遭到刁難,也正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關於「台灣有事」的發言導致日中對立日益升高。
當被問及通多克的遭遇是否與當前日中外交爭端有關,印度智庫「戰略安全議題研究中心」(NatStrat)資深研究員夏瑪(Raj Kumar Sharma)告訴日經亞洲:「看來確實如此。」
夏瑪說道,中國或許想向印度和日本發出訊號,表明自己「認知」的領土主張;同時,這也可能是試圖警告亞洲國家,強調其一中原則。
「由於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治下的美國似乎難以預測,且對盟邦和夥伴缺乏承諾,中國或許也是藉機製造一些議題,以觀察美方未來會如何應對涉及中國的亞洲區域問題。」(編譯:洪培英)11411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