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2年11月號
身邊有好幾位擔任音樂家教老師的朋友近來表示,經濟不景氣,學琴的孩子明顯變少了。環顧生活周遭,因應不景氣而必須省錢的現象很多,「非必要支出」可以減,必要的教育、飲食、日常開銷、甚至休閒活動怎麼辦?
《全球中央》2012年11月號

法國經濟不景氣中的最夯

2012/10/30 14:1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愁雲慘霧中慘淡過日真不簡單,這時候,幽默就成為對抗危機的利器,幽默家這行業因而興起,而且水漲船高競爭激烈。而樂透為升斗小民帶來希望和夢想,博彩事業因此一枝獨秀。

文/蔡筱穎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歐債危機持續、景氣仍難好轉、購買力不斷下降的非常時刻,法國民眾生活上的錙銖必較已經成為習慣;一天到晚在網上搜尋最後一分鐘的廉價品,不能太常外食,餐廳要少去、不能常上美容院或健身房、油價太貴不能常開車外出。電視廣播一天到晚都在教省錢策略:不要買浪費能源的美國電冰箱、不要泡澡要淋浴,淋浴不要超過四分鐘,不要逛街不要更新衣櫥;「不能」、「不要」幾乎已成新生活運動。

像是繁華落盡就罷,偏偏還要戰戰兢兢擔心工作的公司不會倒閉或是裁員,無奈政府又要加稅,瓦斯價格又要調高,電價又要上漲,愁雲慘霧中的慘淡過日還真不簡單,身體的每一根神經都要繃緊對抗經濟危機,這時候,幽默就成為對抗危機的利器,在開懷大笑中,忘卻危機忘記所有的煩惱憂傷。

幽默家這行業因而興起,而且水漲船高競爭激烈。

法國收聽率最高的廣播電台RTL在經濟危機時刻,不像其他電台裁人裁節目,而是反其道而行的重金網羅廣電平面媒體幽默家,從一早就開始的節目讓觀眾笑不可遏,而且創下一整個上午的節目都是收聽率最高紀錄,這些幽默家用幽默批判政治人物、批判政策、批判經濟,聽眾對他們的信賴更勝於線上採訪的記者。

民眾樂以忘憂 幽默家走紅

RTL的主管表示,「在經濟危機時刻,他們已經成為不可或缺。」似乎在這個非常時期,法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想要換個想法,更想要消除壓力和焦慮,因此,媒體開始用幽默來競爭,大量挖角,每個讓人發笑的節目都有20幾萬人在收聽,例如「笑和歌曲」頻道,危機時期的收聽率反而增加9%。

這些幽默家開始紅遍電視、電影、廣播界,他們在新聞播報完畢後出現的十分鐘,收視率高過新聞和氣象。他們也開始單槍匹馬帶著一個裝滿道具的旅行箱,奔波在各個劇場表演one man show,而且幾乎場場爆滿,連古典音樂廳都不得不讓出場地給他們,

讓觀眾在兩小時的笑聲中相濡以沫,忘記外面的世界。

崛起於危機時期,幽默家自認像社會工作者,嘗試要減少民眾的痛苦負擔。最受歡迎的康德路普(Nicolas Canteloup)就說,幽默家懂得如何在不確定的時代創造自由空間,用不同的聲音,來談受歡迎的敏感話題,這主要是因為在困頓局勢中,民眾自覺什麼都無法全面了解,於是喜歡舞台上一個用諷刺和傲慢話語來譴責經濟全面癱瘓的人。

「我們要嘲笑一切,但不是隨便嘲笑,也不是隨便嘲笑誰」,杜奎斯納(Jean-Claude Duquesnoit)也表示,他感興趣的,不是政策在說什麼,而是他們正試圖掩蓋什麼,而這正是無力感的民眾所渴望的。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11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時機差 西人改回鄉渡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