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3年2月號
這兩年,台灣面臨成長平緩等困難,但並不代表台灣真的落後或倒退了。《全球中央》雜誌要帶著大家找回台灣的競爭力和自信。我們從回顧台灣60年來的經濟發展開始,再從知名外商眼中看台灣的優勢,從而認知:台灣絕不是起不了,而是了不起;台灣不僅曾經崛起,還可以再起。
《全球中央》2013年2月號

Google:台青年大有可為

2013/1/30 15:1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谷歌(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台灣社會近期似乎過度沒信心,全球的資訊產業都在「典範轉移」,但不要因為我們的資優生─硬體產業遇到了挫折,就覺得它沒有未來,其實只是成長平緩。硬體仍然是台灣最有優勢的地方,不要誤判。

文/吳佳穎 (中央社記者)

簡立峰接受《全球中央》雜誌專訪時表示,台灣產業的確是遇到了挑戰,在平板、智慧型手機這些新裝置的品牌影響力,不像之前在個人電腦那樣,這反映出資訊科技業界的遊戲規則變得很快。

2006年Google在台灣設立分公司,主要考量台灣是重要的華人市場,且上網環境很先進,在華文內容也具有影響力。譬如在音樂內容方面,台灣的五月天、周杰倫、「小胖」林育群等,就扮演重要的輸出內容角色。

簡立峰說,台灣產業太重出口,資通訊產業占出口比率40%到50%,而且缺少直接面對消費者的B2C產業,大多是廠商之間的B2B產業。「台灣產業習慣照顧好客戶,產品就有出海口,但不習慣面對不穩定的消費者市場。所以我們老是把中國大陸當工廠,而不是當成市場;其實在東南亞,台灣有很多B2C的機會,一定要在近期把握。」

南韓與中國大陸的崛起,台灣社會解讀成一種威脅,簡立峰說,如果用全球的眼光看,機會就是機會,不限定要發生在什麼土地上才能被利用。

新竹科學園區被稱為「台灣的矽谷」,但簡立峰說,台灣和美國矽谷的模式不一樣,矽谷是已經有市場在那裡等了,有需求、有機會,敢冒險的人自然就多;台灣產業要邁入B2C,就要懂行銷,找市場,那就要了解不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市場特性。

根據簡立峰與業界的交流,他們認為早期台灣在邁入PC(個人電腦)時代時,業界很敢投資,釋放的資源、銀行能承擔的風險都比現今大膽得多。但現在正要邁入另一個新典範的時代,卻很少有創新公司,少了很多有冒險精神的創業型人才。

台灣產業的另一個缺點是喜歡做一窩蜂的事,容易自己打自己。簡立峰以日本、美國為例,常見他們的業界聯合起來從事一項產業關鍵技術的突破,一起提升產業;但在台灣業界,大家多會把這種計畫當成自己的企業機密,而不是和別人討論,集思廣益做突破。

應當要重新鼓勵新創事業,鼓勵年輕人要有冒險的精神,簡立峰說,否則台灣在政治上是孤兒,在產業上不能主導市場,只能依賴下游客戶,這些依賴,很像在扮演「小三」,但台灣應該不要再繼續做忠實的小三,要做就做老大。

他也認為,除了中小企業,還要有一些夠大的企業才好。比方說,如果台灣的軟體業界有一個像南韓的LINE那樣夠大的軟體,能帶動其他小企業,台灣的競爭力就會很不一樣;現在的狀況是台灣有競爭力的中小型企業太多,很多的競爭不是良性的,而是內部的競爭,自己殺自己。

不同於媒體上呈現年輕人是「失落的一代」形象,簡立峰說,他相信當前最新、還沒進社會的一代會調適得很好,因為他們不會囿於現在的機會分類。

現在台灣的工作是大家要去擠白領的工作,但這樣的職位開出的機會卻沒有這麼多,薪水也低,藍領、技術性的工作卻很缺人。未來這些工作在高薪之下,會吸引沒有成見的下一代遞補而上,甚至這一代的年輕人因為吃過這種求職的苦,在教育下一代時,一定會更注重讓他們流動,往更多機會的地方去。

簡立峰說,其實台灣真的不應該看身邊的中國大陸、東南亞、南韓機會多而感到「沒希望」。平心而論,生在台灣的年輕人可能比身在歐洲希臘、義大利的年輕人更有機會。「因為你身邊就有崛起的機會,飛機一、二個小時可以到,可能語言你也通;但如果你是歐洲的年輕人,整個歐洲都在衰退,自己的國家低迷、鄰近其他國家也在衰退,是不是機會更渺茫?」

他說,應該用「從台灣搭飛機出去一到二個小時可以到達的地方」來思考自己的機會。現在25歲到40歲的年輕人不該一窩蜂去擠白領工作,搶不到機會,就要思變通、移動、開發新的機會;如果不思變,等到下一代人遞補上那些新機會,那這一代人就真的會成為進退不得的「失落一代」。

簡立峰表示,在台灣成長有很多優勢,現在25歲到35歲的青年,可以安心念書受教育,醫療負擔也比其他國家輕;放眼歐盟27個國家,很少有能夠兩者兼具的,因為大多數的國家負擔不起,健康和教育只能照顧到其中一項。

簡立峰認為,台灣的硬體終端產品應該要更多元化,讓服務主導來帶動,創造新的B2C市場。台灣因為內需市場小,受出口主導、經濟因此易受外界影響,但網路可以突破內需市場小的困境。雖然台灣業界,軟硬體整合還沒有看到明顯的例子或趨勢,但硬體仍是我們一定要緊抓不放的機會,要利用硬體優勢來為下一次的機會鋪路。(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中國高鐵戰略 打造陸權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