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給馬戲工作者的資源備忘錄

馬戲演員中性呈現日常舉止,那種因認真而創造出的反差與荒謬,一改以往的炫技與取悅,讓觀眾有著更多啟發。
2020/5/9
文:趙靜瑜/攝影:徐肇昌/照片提供: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圓劇場、baboo、林正宗

在木造的帳篷中,一位老先生拋完球,靜靜演著遲暮人生;一個穿著燕尾服的帥哥西裝畢挺,手上卻玩著扯鈴;或者是兩個馬戲演員騎在馬上,劇情講的卻是金融界腥風血雨的故事。

看馬戲表演,總有著心臟就要跳上喉頭的緊張,深怕7層樓高的馬戲演員會不小心滑了手,或者是空中飛人一個閃失丟了命;然而現在於技術之外,透過馬戲演員的一身本領,加入表演藝術元素之後,呈現出的是更多元的演出。這樣的新馬戲與當代馬戲,無疑成為20世紀萌芽、21世紀成熟的表藝新選項。

從表演藝術界的角度來看,馬戲演員的身體就像是「運動員的身體」,擁有太多可能性。

曾經與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合作「一瞬之光」的導演Baboo表示,馬戲演員的身體訓練有素,擁有高度掌控、操作自己身體的能力。「不過傳統馬戲表演中,有固定程式和套路,常使得他們的身體有僵化的慣性。如果能打破慣性,開發他們身體使用的各種可能,便能看見馬戲演員更精彩的表演。」

打破身體慣性 開發無限可能

導演Baboo 認為馬戲演員對身體有高度掌控力。(照片提供:Baboo)

Baboo以「一瞬之光」為例,舞臺上傳統馬戲的道具,由日常物件所取代。從百元商店找來的衣架、水桶、拖把、馬桶吸盤、罐頭等隨手可得的生活物件,替代了球、瓶、環、棒等傳統雜耍道具。沒有丟、擲、拋接、倒立、疊羅漢等馬戲套路,表演者以低限卻荒謬怪異的日常身體,與物件互動,探索人與物的關係。

Baboo認為,舞臺上操作物件的行動,表面看似稀鬆平常,但唯有經過訓練的馬戲演員身體,才能展現出「深藏不露」的支撐與平衡技巧。「演員中性執行任務與日常的行為與舉止,因認真而創造出的反差與荒謬感,一改以往表演的炫技與取悅的娛樂性,也讓觀眾有著更多啟發。」

馬戲其實是全民都可欣賞的表演藝術,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說,在歐洲,馬戲就是工人的藝術,是給常民看的表演,有它的庶民性。「當代馬戲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彼此之間互相開放學習。」

衛武營戲劇顧問耿一偉強調馬戲的庶民性,老少咸宜。(攝影:徐肇昌)

舞蹈空間舞團藝術總監,也是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回憶,2004年9月上任藝術總監之後,就想要作兼具輕鬆幽默的藝文節目。恰巧,法國當年的政策主題正是「新馬戲」,希望利用3年時間向世界推廣法國的各類馬戲藝術演出。當時兩廳院為突顯藝術與生活性,才拆除廣場圍牆沒幾年,希望作一點不那麼嚴肅的演出,這個題材可說一拍即合。平珩於是策劃了廣場藝術節,引進許多新馬戲,也開啟臺灣較有系統地欣賞新馬戲。

前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認為,馬戲很適合讓大眾親近表演藝術。(攝影:王飛華)

2006年,兩廳院邀請了知名的加拿大「七手指馬戲劇場」、風靡歐洲劇壇的法國「巴羅克馬戲劇場」等團體訪台,而且在藝文廣場建置帳棚做付費演出,周邊還有小丑、雜耍與踩高蹺等活動,非常歡樂嘉年華。

衛武營馬戲平台 持續探索新可能

相隔10年,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準備開幕,當時即確定要發展馬戲平台。自2016年起,衛武營每年11月都會推出馬戲平台,這也是目前全台唯一聯結產官學界,持續深度推動馬戲藝術發展及育成的平台。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馬戲藝術具有公共性與跨界性。(照片提供:衛武營)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馬戲藝術具有公共性和跨界特質,在整體表現上就像歌劇,成為一種整合/總體藝術形式。「當代馬戲的創作,可以談論很嚴肅的議題和思考,同時可以用詼諧、幽默和很動感的方式,甚至不用靠臺詞唸白,去觸及到想談論的議題,讓觀者很直觀地接受表演本身傳遞出的訊息。」

2016年衛武營舉辦了第一屆馬戲平台,前後3天,充滿實驗意味;2017年第二屆衛武營馬戲平台推出台灣、歐洲多檔馬戲及街頭表演作品,包括新象創作劇團團長王光華、林正宗、陳雪甄、姚尚德的體驗工作坊,以及新象創作劇團及野孩子肢體劇場等。此外,衛武營也與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合作,推出台灣難能一見的新魔術工作坊、法國新馬戲人才培育講座。

2018年衛武營落成,第三屆衛武營馬戲平台邀請了台灣、法國、西班牙馬戲團體及頂尖表演者聯袂演出14場節目,包括遊走於衛武營榕樹廣場及戶外的移動式劇場表演。衛武營也支持台灣當代馬戲創作團隊「圓劇團」以及導演林正宗的劇作「狂想.洪通」。

圓劇團導演林正宗創作「狂想.洪通」,融合馬戲與台灣本土文化。(照片提供:衛武營)

2019年,衛武營馬戲平台邀請台灣、瑞典、芬蘭和巴西的馬戲表演團隊,以4天時間輪番上陣;同時在戶外劇場推出「日落之夜」與福爾摩沙馬戲團共同策劃「臺灣當代馬戲國際論壇:如何馬戲?如何冒險?—馬戲生態系統的發展、建構與串聯」,希望促進從業人員彼此的理解與環境的整體發展。

為了培養、強化台灣馬戲藝術創作表演者所需的專業技術,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與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吉哈.法索里(Gerard Fasoli)、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長劉晉立,也共同簽訂合作備忘錄,進行3年3方人才的合作培訓計劃。

2020年衛武營馬戲平台,將以馬戲人的家,製造和實現夢想的平台為策展主軸,規劃兩檔售票演出,也將推出臺灣x德國|福爾摩沙馬戲團的共製節目「苔痕」。

簡文彬說,衛武營最愛「亂牽線」,譬如法國國家馬戲中心加上臺灣戲曲學院的教學交流,西班牙馬德里編舞中心加上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的編舞駐村,更不用說把台灣詩意導演黎煥雄「推銷」到德國弄歌劇,「這些都是衛武營的責任。」

北藝中心將推出馬戲棚計畫

北藝中心則在今年推出「馬戲棚」計畫,希望能夠挖掘對馬戲創作有興趣的工作者一起交流對話。

與北藝中心合作的馬戲工作者陳星合團隊表示,「馬戲棚」是一個交流、啟發創作的計畫,5月起至12月提供Open Studio及各種不同的創作專題講座及協作工作坊,從聲音、肢體、表演、物件及創意發想等各種角度探索馬戲領域。藉由持續的互動和對話,參與者彼此能建立更多連結,這個計畫將開放給任何對馬戲感興趣的朋友,期待透過多元的投入以豐富台灣馬戲。

陳星合表示,能有20名左右的學員就很精彩了,透過每個階段性呈現,讓大家產生更多對馬戲的想像跟表現。

園劇團導演林正宗選擇有台灣本土文化意識的題材與馬戲融合。(照片提供:林正宗)

台灣馬戲人才 走自己的路

近年在台灣,也已有越來越多的馬戲工作者自己成團,走自己的路。他們帶著傳統的身體技藝,卻有著開放的新思維,少了過去學長姐背負的「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包袱,加上自由的創作思維,馬戲在台灣已經逐漸長出本土的姿態。

除了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新象創作劇團之外,表演家林正宗也希望能挖掘本土馬戲歷史。林正宗在2016年成立了圓劇團,一個以「慢」為堅持的表演團體,選材從蔣渭水的故事,到台灣喪葬科儀中的「弄鐃」,他希望透過馬戲展現在地文化的真實層面及內涵意義,讓文化得以傳承。

從「弄鐃」這項民間喪葬儀式裡的雜技性表演出發,林正宗「悲傷ㄟ曼波」探究身體與儀式關係。(照片提供:圓劇團)

「倒立先生」黃明正,則將焦點放讓台灣雜技跟舞蹈、戲劇一樣有正常的產、官、學、民間資源,推動台灣雜技產業正常化(工會、保險制度、教練制度、給獎制度、藝術評鑑等),深具號召力。

還有許多單項馬戲工作者,包括大鐵環胡啟志、楊世豪等等,年輕世代如在臺灣特技團工作的李軍,都有著札實技巧與行動力,也將持續為新興的台灣馬戲發展盡一份力。在學校、場館與各類馬戲平台逐漸建置之際,期許各種馬戲、新馬戲、雜技表演,都能百花齊放,目標不需要「像太陽劇團一樣」,而是用馬戲的強項與變化,好好說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