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穹頂計畫」搭建一條親民有趣的博物館之路

為大眾存在,是奇美博物館的初心,服務徹底,那我們就轉型拉近與年輕的距離
2020/9/13
文:葉冠吟/攝影:王飛華、楊思瑞/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這一年,奇美博物館多了一群特別的面孔,別著「任務中」顯眼的黃色臂章穿梭展廳,成為獨特景象。

台版「達文西密碼」,化身六奇士找尋寶藏

「奧地利名畫《音樂的寓意》,正式入駐奇美博物館,隆重就位!」

奇美博物館近日迎來新鎮館之寶-天井畫《音樂的寓意》。新聞熱鬧宣傳之際,畫作鑑定師金妮卻低調關切相關訊息,因為據傳這幅畫與奧匈帝國時代的一項寶藏有關,而她的手上正有關鍵線索。

不過就在新聞發布後,金妮不時覺得被人窺視,以防萬一她決定將資料寄給寶藏獵人團團長尋求協助,揭開寶藏之秘...... 

座落於台南的奇美博物館,外觀結合羅馬希臘風格,館藏豐富,吸引各地遊客前來。(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以一身搶眼的純白西洋古典外觀,傲然矗立古都府城,既是近年來台南最熱門的打卡景點,也是愛藝術者不容錯過的文化寶庫。

昔日博物館內總是散發一股祥和寧靜的優雅氛圍,讓觀眾能放緩腳步,細細欣賞館藏藝術品之美。但這一年,卻多了一群特別的面孔,別著「任務中」顯眼的黃色臂章,大臉小臉湊在畫作、雕像前琢磨,拿著形狀各異的道具比劃,嘀嘀咕咕交頭接耳。

這一年的奇美博物館,格外不平靜,因為多了一群別著「任務中」的神秘面孔,穿梭展廳間。

他們時常對著手上手機,敲敲打打,刪刪剪剪,時而嘆氣,時而興奮忘情地喊出「對了!」,一不小心就稍稍驚動周圍觀眾。

可別小看這群人,他們不是尋常百姓,而是身懷絕技的寶藏獵人團「六奇士」。

從深諳藝術史的畫家、富有古典音樂造詣的音樂人,到過目不忘的符號學專家、熟知古兵器的軍火達人,還有精通多國語言的語言學家。

六奇士身負重責大任前進奇美博物館,依循畫作鑑定師金妮留下的包裹,希望自館內最大幅畫作《音樂的寓意》中,解開兩大家族的複雜關係與寶藏之謎。

他們得穿梭各個展廳,對展品歷史抽絲剝繭,比對雕像名字與跳躍音符,找尋線索與密碼關鍵。在昏暗燈光中,似獵人般將寫著亂碼的塑膠片與瞄準器,用六奇士的鷹眼鎖定特定標本,拼湊出足以解謎的完整語句。

擔任寶藏獵人「六奇士」的玩家,依循解謎道具與手機指示,探索館藏找尋答案。  
解謎活動的其中一關,玩家得在昏暗的動物廳,像獵人般將寫著亂碼英文字母的透明塑膠片與瞄準器,鎖定特定動物標本,拼湊出完整語句。

「啊,手機沒電了。」其中一人輕聲哀號。

好吧,那戲演到這邊,先暫時喊個卡,彷彿演員下戲般,「六奇士」恢復普通人身分,走到休息區喝幾口水,嚥幾口食物,替身體、手機都充電、補能量。

這齣宛如台版「達文西密碼」的精彩大戲,總片長可不只147分鐘,端看六奇士的思緒是否敏捷、沒打結,沒被藏鏡人誤導得團團轉,才能在平均180到240分鐘內破關達陣。

這場博物館懸案的主事者,不是「名偵探柯南」中的神秘黑暗組織、也不是「天使與魔鬼」中的光明會,而是奇美博物館與實境遊戲設計公司「聚樂邦」的精采共謀。

有趣的是,卻有上千人心甘情願地往圈套裡跳,希望化身寶藏獵人,體驗不一樣的博物館之旅。

奇美博物館明目張膽地設下難解圈套,引來無數民眾心甘情願燒腦挑戰。

搭建穹頂 藝術品化身燒腦解謎線索

「穹頂計畫」是奇美博物館與聚樂邦合作推出的第一款實境遊戲。歷經長達一年的籌備,去年5月18日(博物館日)正式登場。

首刷500盒原本估計販售兩年,沒想到開賣3個月內售罄,創下聚樂邦遊戲銷售最快紀錄。截至目前為止,已售出2000盒,粗估有8000人體驗過這款遊戲。

奇美博物館與聚樂邦合作推出的首款實境遊戲「穹頂計畫」。(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所謂的「實境遊戲」是什麼?

簡單說,就是把遊戲搬到現實生活,將實際場景變成關卡和敵人,並藉由精心設計的遊戲盒與手機系統,提供玩家故事、指令與解謎道具,引導玩家觀察實際環境,過程中也能深入認識遊戲場景的各個角落。

「穹頂計畫」遊戲盒內有各式精心設計的解謎道具,與館藏緊密搭配,勾勒出充滿趣味性冒險旅程。

「穹頂計畫」將奇美博物館豐富的典藏,化為燒腦的解謎線索,偌大的展場成為尋寶空間,讓玩家以3到6人為單位,變身寶藏獵人,透過手機與解謎道具輔助闖關。

故事背景以鎮館畫作《音樂的寓意》為發想主軸,配合懸疑推理故事,串起藝術廳、動物廳、兵器廳、樂器廳、羅丹廳、雕塑大道等常設展廳。

全套遊戲總計12組解謎任務,包括8個關卡、4條支線等著玩家破解。「穹頂計畫」實境遊戲也將以半常態形式舉行至2023年,讓四散各地的「六奇士」隨時都能回奇美博物館解謎。

「穹頂計畫」實境遊戲以3到6人為單位,共有12組解謎任務,四散在奇美博物館的各個展廳。

多媒體時代 博物館如何抓住民眾眼球

「你拿著這個密碼對照器,對準《音樂的寓意》4個角落,把關於宗教的重點圖案對在一起,就能找出關鍵字。」

細細講解破題要點,帶著黑框眼鏡、俐落牛仔襯衫的男子,是奇美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專員蔡海廣。他是「穹頂計畫」實境遊戲的承辦人,也是他把「密室逃脫」的可能性帶進博物館。 

戴著黑框眼鏡的蔡海廣是密室逃脫遊戲大粉絲,一談起遊戲滔滔不絕,有著十足熱情。

長相斯文的蔡海廣,一談起實境遊戲或密室逃脫,興奮的目光,好似能衝出鏡片,旁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熱情。蔡海廣透露館內同事還有組成「密室逃脫社」,三五同事下班、休假之餘就會相揪闖關。

或許藝術史、博物館學的知識背景,讓蔡海廣對於解謎過程十分著迷,最小的細節蘊藏著最大的知識,抽絲剝繭只為理解箇中含義,而這其實也是觀看藝術品的無上心法。

《音樂的寓意》(Four Allegories of Music)是18世紀奧地利畫家翰思.馬卡(Hans Makart)作品。(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音樂的寓意》(Four Allegories of Music)是18世紀奧地利畫家翰思.馬卡(Hans Makart)作品。這幅畫和我們的常設展主題非常契合,分別有軍事、狩獵、宗教和跳舞的音樂,背後的收藏史也很豐富……它甚至被希特勒覬覦,一度奪去,最終由奇美博物館買下,成為馬卡唯一在台灣的畫作。

蔡海廣如數家珍談起畫作的前世今身,不過現在願意花時間,靜靜站在展品前,品味藝術、了解背後故事的人,又還有多少?

多媒體籠罩的世代,如何吸引年輕人踏進博物館,靜下心欣賞展品,這是博物館的難題。

以前的博物館是收藏、展示,做教育活動,比較單純,可是博物館走到當代之後,大家的學習方式改變了。

一頭捲髮的侯幸佑,用輕聲溫柔的語調說著。身為奇美博物館公共服務組組長,侯幸佑看著人潮走進走出,靜靜觀察,思索要如何給觀眾最好的博物館體驗。

一頭捲髮、語調溫柔的侯幸佑,認為隨著時代演進,博物館也要轉型。

在多媒體籠罩的網路世代,娛樂,甚至是汲取知識的管道,越發多元。

想逛博物館?點開Google Arts & Culture,從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到俄羅斯冬宮博物館,線上「虛擬博物館」讓你一夜之間即可環遊世界百大。

博物館如何吸引群眾注意力,快速更新館藏、變換組合的可能性不高,一如既往的常設藏品,如何讓觀眾願意一而再、再而三的踏入館內,這是博物館最急迫需要面對的問題。

我要打造一棟為大眾存在的博物館

2015年,一座碩大華麗,融合羅馬、希臘風格的宮廷建築橫空出世,座落於距台南高鐵站15分鐘車程的台南都會公園。

奇美博物館絢麗的外觀,吸引無數好奇民眾蜂擁而至,開館前3年,平均每年150萬人參觀,想入館都得比手速在網路搶預約,否則就得耐起性子、躋身於長長人龍之中等候。近2年,人龍散去,但訪客人數仍舊維持高水準,每年有近100萬人次造訪。

梳理過往參觀博物館人口比例,侯幸佑指出,主要仍以親子客及觀光客為主,大學生到社會新鮮人族群卻不如其他客群,如何爭取年輕人,成為奇美的關鍵命題。 

奇美博物館新館落成5年,主要客群仍以觀光客、親子客為主,18到35歲的青年族群成為博物館努力吸引的目標。

其實,奇美博物館早在1992年就已成立,舊館位於奇美集團在台南仁德工廠園區大樓,由私人企業、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一手打造,館內展示包含西洋藝術、樂器、兵器、動物標本以及化石等私人收藏,是台灣館藏最豐富的私人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成立於1992年,舊館座落於台南仁德的工廠園區中。(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舊館成立逾20年,無償對外開放,只因許文龍幼時常到日本人設立的「台南州立教育博物館」免費參觀。這打開了他對世界的探索,也在他心中埋下一顆種子,「有一天如果我有能力,我來蓋一間博物館,為大眾而存在的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期盼打造一個「為大眾而存在的博物館」,這個心願自幼年扎根,現在長成一棵長青大樹。(攝影:楊思瑞)

這個孩子的小小心願,過了數十年長成了一棵長青大樹,時間不斷推移,一代又一代,不同世代使用的溝通語言也在轉變。當爺爺奶奶閱讀紙本書籍時,孫子已拿著3C產品玩耍。

侯幸佑認為世代差異,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但這些人也同時存在於社會中,「博物館也要學會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 

奇美博物館希望成為沒有門檻的博物館,讓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的人,都可以在館內找到喜歡的事物。

「為大眾服務」是許文龍的初心,也成為所有奇美博物館工作者的核心。他們希望奇美成為沒有門檻的博物館,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在這找到喜歡的事物,因此館內努力推出更多元,滿足每個世代的活動,讓奇美博物館變成民眾的家,歡迎隨時回家享受心靈饗宴。 

奇美博物館希望民眾把這裡當家,歡迎隨時回家享受心靈饗宴。

真心誠意 年輕人我想擄獲你的芳心

為了符合時下年輕人喜歡的形式,眾館員集思廣益下,誕生了實驗性質的實境遊戲計畫。

沒想到這麼一試,超乎博物館期待,自2019年推行「穹頂計畫」到現在,成功讓上千名不曾來過博物館的年輕人主動造訪。依照「穹頂計畫」玩家問卷調查,館方發現首次到訪的玩家占45%以上,當中更有8成介於18歲到35歲之間,完全命中設定目標。

除了突破年輕族群外,還有意外客群現身。

蔡海廣分享,有公司帶上50、60個員工,把「穹頂計畫」當作員工旅遊兼培訓,從遊戲中養成合作默契、挖掘個人特質;甚至有高中老師帶多個班級來PK,成為另類的校外教學。有些不愛逛博物館的孩子,埋頭玩遊戲,比誰都還認真,觀察展品比誰還仔細,回家後反饋,只有滿滿的快樂與印象深刻。

歷經一年推動,當你在臉書或IG打出「穹頂計畫」,就能看見許多破關玩家露出燦爛笑容,打卡合照,寫下熱情推薦。

這些好評聲量與知名度也賦予奇美信心。 

「穹頂計畫」闖關成功的玩家,不吝在網路分享遊戲經驗,讓整個計畫累積不少好評與聲量。

2020年暑假,奇美首度祭出「穹頂計畫夜宿限定場」,挑戰名符其實的「博物館驚魂夜」。玩家得與羅馬戰士蠟像、羅丹沉思者雕像,或動物標本共度「安靜又不寧靜」的夜晚。

今年暑假,奇美博物館首度推出夜宿版實境遊戲活動,號召玩家感受真正的博物館驚魂夜。(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穹頂計畫」夜宿限定場,添加真人互動關卡,增加遊戲臨場感。(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夜間實境遊戲部分,增添真人遊戲角色,如動物標本師、藝術修復師等等,增加遊戲豐富度與臨場感,一共3梯次的夜宿限定場,幾乎場場秒殺。

蔡海廣回憶那幾個瘋狂的夜晚,本該靜悄悄的博物館,卻能聽到此起彼落、闖關成功的歡呼聲,也成為奇美新館落成5年後,最熱鬧的夜晚。 

「穹頂計畫夜宿限定場」特別開放頂樓花園,讓玩家能在奇美博物館最高點俯瞰絕美夜景。(圖片提供:奇美博物館)

英雄所見略同,同步羅浮宮、荷蘭國家博物館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接近訪問尾聲,蔡海廣掩不住驕傲的分享,去年奇美完成「穹頂計畫」實境遊戲後,意外發現同年法國巴黎羅浮宮與荷蘭國家博物館,也搭上闖關熱潮,相繼推出與館藏互動的實境遊戲。

蔡海廣透露,奇美博物館還將推出第二、第三款實境遊戲,各路高手敬請期待。

「那時候就覺得,原來大博物館和我們一樣有相同心思,我們能同步推出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身為實境遊戲大粉絲,蔡海廣直呼想飛去海外體驗,只可惜今年疫情肆虐,半步都踏不出國門。不過大家也不用太擔心,「雖然沒辦法去羅浮宮,但你在台灣的奇美也能有同樣體驗。」

沒錯,蔡海廣偷偷透露,繼第一款「穹頂計畫」獲得熱烈迴響後,奇美博物館確定將再推出2套實境遊戲。而第二款遊戲已完成劇本、道具,進入測試階段,將以希臘神話為主題,「西洋藝術的源頭就是希臘神話。」

奇美博物館面臨怪盜集團盜取典藏,寶藏獵人團「六奇士」將再度出馬,保護展品並逮捕怪盜,「預計年底就可以與觀眾相見,預計,我說預計。」

蔡海廣再三強調「預計」,親愛的朋友、親愛的「六奇士」們,別催他,好遊戲值得等待,好的博物館也值得你體驗與再三品味。

172.3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