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管制 陸觀察家:突破瓶頸攻守易位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大幅升級稀土出口管制,引發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並管制所有關鍵軟體出口。中國科技業觀察家項立剛分析稱,中方已基本解決半導體製造設備問題,逐漸掌握主動權,科技戰攻守易位。
項立剛6月數度發文,呼籲官方管制稀土出口並大幅漲價,主張稀土會成為「中國管制世界的一個武器」。
中國商務部9日公告,對境外稀土物項、稀土技術實施出口管制,明定「最終用途為研發、生產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或者256層及以上存儲晶片,以及製造上述製程半導體的生產設備、測試設備和材料,或者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的出口申請,逐案審批。」
項立剛當天發文指出,這意味著對於半導體生產設備、測試設備和材料,中方都要進行審查。
項立剛稱,從2021年開始,到現在不過4年的功夫,中國就基本解決了半導體設備的問題。據他所知,有的企業一個設備只有兩年,就幹到了世界的頂級水準。最近一段時間可以看到這些設備陸續發表,也可以看到這些設備在生產線上工作。中國的晶片製造很快會從成熟製程向先進發展。
項立剛昨天又發文指出,中國商務部推出多項出口管制,包括稀土、超硬材料、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等。可以說在高科技領域,最重要材料都進行了出口管制,並且也實現了長臂管轄。
他說,從2018年貿易戰開始,中國倉促應戰,美國要打哪個領域,中方只能跟著應對,到今天工具箱裡已經有了較多的工具,整個科技戰的態勢,從最初的被動,逐漸轉向主動。經過幾年的積累,中國終於看清楚自己的抓手就是「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還有「影響世界整個格局的原材料」。
項立剛提到,沒有鎵和鍺,美國的匿蹤飛機生產馬上就掉一半,還在用砷化鎵,同樣的功率,同樣的體積,美國的雷達效率比中國低1/3;沒有永磁材料和超硬材料,不但是新能源、智慧駕駛無法發展,整個軍事工業也岌岌可危。
他又說,沒有高端晶片,中國可以用中低端替代。「沒有永磁材料,你就不可能做出高端電機。高端的機器人想都別想。而且沒有稀土,很可能你的高檔晶片也就沒有了。」
前中共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今天發文稱,從2018年第一輪貿易戰開始,美國封鎖晶片,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在過去7年裡長足進展,中方現在反對的是輝達和高通對市場實施壟斷,它們銷售給中國的許多晶片,中國已經有能力自主製造。
胡錫進又稱,美國過去的7年裡,稀土生產鏈幾乎沒有進展,他們的農產品在中國市場之外的多元化銷售同樣進展緩慢。川普最好還是先把情況搞清楚了,不要動不動就搞出「一張牌」來,試圖脅迫中國。川普需要知道,「中國不吃脅迫那一套」。
雖然中國輿論場呈現有底氣戰勝美國的氛圍,不過川普揚言11月1日將對「所有關鍵軟體」管制出口,已在中國社群引發恐慌與不安。許多大陸網友擔心,美方恐對蘋果、高通晶片甚至安卓、微軟作業系統都祭出管制,將重創中國製造。(編輯:楊昇儒)1141011
- 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管制 陸觀察家:突破瓶頸攻守易位2025/10/11 19:39
- 2025/10/11 16:31
- 2025/10/11 12:3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