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不只幫病友 血友病患葉朝仁也療癒醫生

2017/5/27 10:40(5/27 11:0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27日電)台灣病友聯盟秘書葉朝仁,自身也是血友病患者,是台灣第一個帶有血友病的專科社工,他不只幫助血友病患,也療癒醫生。

北投女童割喉案期間,葉朝仁特別當面鼓勵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希望宋文舉可以紓緩情緒,也讓醫院的氣氛可以緩和一點。

台灣第一個以病中紀念物為主題的醫學人文展覽18日起登場,其中有一本由國中全班寫的書信特別受到觀展人注意。受到這本書信鼓勵而有求生意志的是現年25歲,在台灣病友聯盟擔任秘書的葉朝仁。

葉朝仁回憶起當時他僅是國中1年級的學生,在期末考之前突然覺得很不舒服,原本以為只是小感冒,但沒想到因為吃了感冒藥無效,緊急掛急診才發現是血友病患會出現的自發性顱內出血。

「這是我面臨死亡這麼近」葉朝仁說,當時檢查發現腦部已經整個都滲血,甚至嚴重到醫師考慮要用對血友病患風險很大的手術來急救。葉朝仁說,那種不舒服就像是一般人吃了大量的冰後的頭痛,讓他也一度認為他離死亡已經不遠了。

葉朝仁表示,隔天國中的老師拿了一個信封進來加護病房,信封裡放了許多同學緊急寫下的加油紙條,甚至還有用撲克牌的加油訊息,讓他擁有的求生的力量。

「加護病房裡是與世隔絕的」,葉朝仁表示,在加護病房裡都是不熟悉的人事物,因此當時看到有熟悉的東西時,真的感到非常感動。

後來,葉朝仁總算撐過去離開了加護病房時,老師又帶了另一本寫滿同學加油的筆記,讓他更加堅定地想要回到學校。葉朝仁說,也就是因為那次距離死亡這麼近的經驗,讓他下定決心未來的志向,讓它也成為台灣首位帶著血友病的專科社工。

葉朝仁除了以自身經驗鼓勵跟他一樣的血友病患之外,也嘗試著去鼓勵跟療癒為他們治病的醫生們。

葉朝仁回憶,當年北投女童割喉案時,他也有一名病友正在榮總住院接受治療當中,當他看到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因自責無法救回女童的哀傷模樣,讓他出聲叫了宋文舉。

「當時的兒童病房裡是很低氣壓的」,葉朝仁說,由於他小時候也是宋文舉的病患,因此他當下有股衝動,就是很想要謝謝宋文舉,因此叫住宋文舉且跟他說「我是血友病第8因子的小孩,今年已經23歲」,宋文舉還驚訝的回他說,「真的假的,你控制的很好」。

葉朝仁說,他當時告訴宋文舉,他看到宋文舉這麼難過,真的很心疼,希望可以鼓勵他,也謝謝他希望他可以振作起來。葉朝仁指出,當下宋文舉就笑一笑點個頭就離開了,但他看到宋文舉也落下男兒淚,宣洩自己壓抑的情緒。

葉朝仁表示,隔幾天後他又回到榮總探望病友,也發現氣氛已經完全不一樣。葉朝仁說,這件事對他來說真的很重大,因為可以幫助到過去幫助過他的人。葉朝仁說,台灣年輕人很愛搞社會運動,他希望未來也可以有幫助人的社會運動。10605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