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目睹父親自殺 尼邁爾投身心輔諮商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8日電)國際知名心理學專家羅伯特.尼邁爾(Robert A.Neimeyer)今天演講「意義建構悲傷心理治療」,並以自身12歲時目睹父親自殺為例,講解如何協助走出悲傷逆轉勝,改寫生命故事。
誠品書店公布年度10大暢銷書,心理學相關書籍就有4本入榜,今年爆紅的心理學名詞「情緒勒索」更登上年度最暢銷書籍,顯示台灣社會民眾需要心靈解方。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年會10日將在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舉行,「國際大師工作坊」今天首先登場,並邀請國際知名心理學專家羅伯特.尼邁爾,介紹喪慟諮商實務中創新的悲傷心理治療技術。
12歲目睹父親自殺,尼邁爾從自己人生如何走出悲傷幽谷為悲傷輔導揭開序幕,心理的問題不是吃藥就可以解決。
尼邁爾介紹的實例還包括好友精神科醫師因妻子罹患產後憂鬱症只服藥控制,仍無法避免走向自殺一途,後悔當初妻子未做心理諮商,自己也陷入喪慟並成為悲傷輔導的對象。
這些年來,尼邁爾在死亡、傷慟、失落以及自殺者遺族等議題上完成許多研究,受到國際重視,他的輔導技巧普遍應用在國際和台灣的悲傷輔導實務工作上。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結合公益資源,今年和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合辦「國際大師工作坊」意義建構悲傷心理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起兩天,為培訓台灣悲傷輔導工作者扎根。
尼邁爾在研討會中提供多個實際案例診療錄影作為輔助教學,以及示範如何使用各種治療工具,協助喪親者整合失落經驗並重建與逝者的連結。
全球新一波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機器人取代許多工作機會,尼邁爾也關注到企業主和勞工正面臨許多心理問題,這次應邀來台,在12日於圓山飯店也安排了一場包括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蟬教授,及擁有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的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創辦人湯發鉅,與台灣30位中小企業負責人的深度對談,希望協助台灣中小企業在面臨競爭力和一例一休等問題上,能找到逆轉勝的心靈秘方,導引建構幸福企業的願景。10612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