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子大讚台灣產後護理之家:就像住在豪華飯店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17日專電)對美國女子凱蒂.李來說,過去在美生產所經歷的「創傷」,讓她一度懷疑是否還想生第二胎,但搬到台灣的生活令她想法改變。台灣醫療體系讓她感到安心,產後護理之家更讓她直呼就像住在豪華飯店,「每個女人都值得有這個經驗」。
美媒CNBC Make It.網站今天報導,34歲的凱蒂.李(Katie Lee)去年7月和丈夫及5歲的兒子從美國俄亥俄州搬到台北,兩人特地存錢並安排13個月的長假,帶著孩子到台灣,陪伴在台親人。
凱蒂.李說,自己第一胎產後曾歷經焦慮與憂鬱,但隨著時間過去,已逐漸康復。這次準備休長假也讓她再次思考懷第二胎的計畫。
凱蒂.李在前往台灣的前3個月取得了配偶簽證,獲得在台居留身分,在台灣住滿6個月後,她就能使用全民健保。她說,「一切都在對的時間點上,讓我對整個過程更加感到期待」。
台灣醫療體系許多方面讓她感到安心。對比先前在美國的經驗,她回憶,大部分的婦產科門診即便有保險,每次都要花上150美元(約新台幣4511元)到200美元,「我們當時沒有很好的保險」。
不僅如此,生產的醫療支出更是一大筆費用,凱蒂.李表示,包括生產及住院、孩子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待了23小時的費用及後續檢查,夫妻倆的保險自負額高達1萬美元。
但在台灣,他們花費更少,卻有更周到的照護。凱蒂.李7月在一家私人診所產下女兒。在享有健保之前,她每次產檢花費不到30美元,加入健保後,費用降至6至16美元之間。
她在診所的生產費用不到2000美元,還住了2天3夜的單人病房,附有營養師設計的餐點。她估計,若在台灣公立醫院生產,費用可能只有幾百美元。
凱蒂.李之後入住10天的產後護理之家,每天的費用為300美元,包含24小時嬰兒照護、營養師規劃的產後餐點、中醫調理,還有專為媽媽設計的服務,例如按摩、洗頭和瑜伽課程。
「基本上就像住在豪華飯店,附帶嬰兒照護和送餐服務」,她說,知道在產後的頭幾天能獲得這類支持,讓她感受極為不同。
「因為我第一次的經驗不好,所以這次我感到更加安心。至少前10天,我能以可負擔的價格享有全天候照護,三餐有人打點,所有事情都有人替我想到。」
報導指出,台灣的產後護理之家已存在約30年,類似的設施在東亞其他地區同樣也很受歡迎。台灣的新手媽媽通常會入住將近一個月,呼應了華人傳統「坐月子」的觀念。
產後護理之家在台灣是一門蓬勃發展的產業。Quartz網站報導,2006年至2016年間,註冊的機構數量增加4倍,達到193家。政府數據顯示,2014年有超過5成的新手媽媽曾入住產後護理之家。
凱蒂.李說:「通常大家會為此存很久的錢。」
儘管只住了短短10天,她仍覺得,「每個女人都應該擁有這樣的體驗,讓人覺得既容易取得又負擔得起」。「身為外國人也能享受到這一切,真的讓我驚訝萬分」。(編輯:陳承功)11409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